长汀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总理称为三杨开泰的杨得志,杨成武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提到“三杨”,熟知战争年代历史或者我国抗争年代事迹的爱好者,都会直接说出来他们三个的名字。他们就是:杨得志,杨成武,杨勇。

即使知晓他们三位老将的诸位,又可否能够给他们三位做出来个比较呢?到底谁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呢?

一、杨得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杨得志人如其名,一生得志。

他于年在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三望冲出生,他的老父亲不是“高官”,而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老实打铁的工人,每天早出晚归打了半辈子的铁。

俗话说子承父志,杨得志小时候在父耳濡目染下,十几岁时就精通打铁的妙诀。在他17岁在江西萍乡做工人时,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军。

杨得志小时候早早就工作了,没有怎么读书,但是他打小脑子转得就比一般小孩快。而且从小打铁,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这使得他看起来比别的兵又多勇敢几分,上战场作战毫不含糊。

很快,他的大本事就被领导看到,领导非常看好他,任命杨得志为通信部门警卫排排长。杨得志果然不负众望,一步步又晋升到特务连连长以及炮兵连连长。

他所任的职位都是技术性比较高的,在这些岗位上能够游刃有余的人,必须足智多谋。万里长征开始了,他担任了红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职位。

于年杨得志打下了他的第一个传奇,那就是“强渡大渡河”。因为这件事,他成为了举国上下人尽皆知的大将军,而且载入了历史的篇章,他的故事被编进教科书,后世广为流传。

在万里长征的期间,红军们想要通过大渡河进入到川西非常困难。因为在没有船的情况下,要跨过天险渡过大江是不可能的,而且还要受到了对方军队的炮火阻挠。

对方下达命令,让第24军的川军们在大渡河边建筑堡垒,时刻警惕,对红军展开狙击。可是杨得志深谋远虑,在对手还没有建好堡垒时就已经料到了,所以他必须先发制人,才能出奇不胜。

杨得志带领着他的第一兵团迅速行军长达八十公里,抢先一步赶到大渡河前线作战。到达时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把路面打湿,山路不仅泥泞还特别地滑,简直寸步难行,仿佛老天爷就是要再给杨得志等人多施加一层考验。

双重夹击下,杨得志选择分散军队,身先士卒带着一个营只身快速赶往安顺场。在安顺场对方军队安排了两个连驻扎。杨得志硬着头皮,上去就打,打的敌人措手不及,敌人见局势不妙撒腿就跑,连重要的船都顾不上了。

此次的渡河行动万分重要,杨得志也没有料想到敌人愚蠢到会把渡船工具留给自己,船到手了,他立马下令让同样非常出色勇猛善战的孙继先营长带着17个红军兄弟上船强行渡河。杨得志命令指挥在后方破击炮击兵随时做好开炮准备掩护孙继先等兄弟过河。

当敌军发现红军渡船时已经晚了,破击炮兵非常给力,炮口直接对准敌方碉堡,炸的他们屁股尿流,孙继先毫发无伤上了岸,更加戏剧的是,这艘小船在米的大河上跑了两个来回!

部队依次上岸之后先发制人,缴了敌方的枪支弹药,可笑的是,敌方的武器都是当地制造的劣质步枪,怪不得一个都打不中!我们红军也没有收下这劣质步枪,一一砸毁。

杨得志带领红军控制了渡口之后,并没有对当地的敌军下狠手,而是让他们自行撤退不再追击。部将非常困惑,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他们赶尽杀绝?杨得志没做回答。

果然川军们在抗日时期玩命地打,后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非常可敬,不禁让人疑惑,难道能预料未来,未卜先知?

杨得志能够在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渡河并且占领渡口,是对方军队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杨得志拿下了首功留下传奇。在很多年之后,杨得志参加了抗美援朝,被朝鲜首相金日成一眼认出,非常尊敬地问好:“您是指挥着18名勇士飞渡大渡河的红军第一团的团长,久仰!”

万里长征结束之后成功会师,内忧解决之后外患到来了,日寇必须得打,不打不行!我国开始全民抗日,这时杨得志接到了领导的命令,让他作为八路军团长支援平型关。

杨得志的到来令百姓安心不少,作战士气也鼓舞了。当时抗日初期,日本兵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他们深受法西斯思想的毒害,一个个凶残狠毒,但是杨得志带着我们的八路军拼命作战取得胜利,邪不压正!

杨得志拿出了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勇气,一直在啃硬骨头,杨得志当时要抗击的是拥有近三百辆汽车,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带着刺刀的步枪的一整个联队21队的日本兵,他们装备齐全,每个人都上都带着防御度比较高的钢盔。

敌方这么强劲,杨得志的对抗方法就是突击,打砸日寇的一切!双方无尽地厮杀,杨得志釜底抽薪,缴获日本兵步枪上千只,火炮数门以及机枪等大批量的军用物资。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杨得志带领下的团二营五团的团长“曾贤生”,他在作战过程中用刺刀活生生刺死了近20个日寇,刺杀过程中,他身中数十刀,最后到生命的尽头时,他怀抱一枚手榴弹跑到一群日寇身边,与他们同归于尽。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得志又受任第19兵团司令员兼陕西省军区司令员,在朝鲜战争指挥作战,最出名的就是上甘岭战役。又经历了国家南面的战争,战争胜利,把美国人打得不得不服。国家非常认可这名老将,最终杨得志被国家授予一等功勋,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杨得志一生壮举名天下,深得功与名。

于年逝世,享年83岁。

二、杨成武:与聂荣臻忘年之交,深得毛主席夸赞

杨成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授予的上将,聂荣臻大元帅对杨成武上将给予了莫大的信任,杨成武是公认的聂帅的亲信大将。

杨成武和聂荣臻年龄上相差了15个年头,他们相互陪伴,一起作战,相处了长达60多年。杨成武曾经公开声明:“聂荣臻同志和我是忘年之交”。

杨成武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是客家人。他的父亲就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民,而且还是贫农。但是这也耐不住杨成武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从小就比别人要强的性格。他不断学习,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一名小小客家少年经过自己的默默努力一步步成长为举国闻名的上将,被誉为是“百战将星”。毛主席也对他非常的认可,称赞他是“军中赵子龙”,是智勇双全的头等军人。

在我国反围剿战争中,当时中央根据地已经受到了严厉打击,将要保不住的时候,中央下达命令实行战略性转移,由此开始了长征。

杨成武崭露头角,任职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的政治委员带领四团英勇抗战,为后面的军队打开行驶的红色革命道路。

杨成武带领第四团,先后和耿飙,黄开湘两位团长配合作战。年,杨成武奉命带着军队一天24小时快马徒步行走公里,从安顺场抵达泸定桥作战。

一路尽是高山,万丈陡坡,走的过程中还要防御敌人的埋伏,克服万难。到达泸定桥时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他们不能休息,需要立马投入到高强度的作战之中。

杨成武组织了22名突击队的红军战士,不惜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头上顶着党和人们的未来和希望,脚下是滚滚的江水和铁索,对面面临着无情的炮火,以及桥头燃烧的熊熊烈火,身后一起共患难的兄弟们。

杨成武红军们无路可逃,只能冒死飞夺泸定桥!

上天见证了他们的英勇无畏,杨成武带领第四团身先士卒,突破了渡河口,紧接着后面的红军队伍才能顺利渡河。这时敌军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念头早已灰飞烟灭。

此次出色的表现,毛主席深感欣慰,多次表扬杨成武以及他红军队伍在长征路上一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杨成武奔赴抗日前线,击毙了在日本享有“山地战专家”和“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强烈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据了解,当时这件事情轰动了整个日本!日寇还为此降旗为阿部规秀默哀。他们想不到一位中国八路军竟然会击毙他们心中的“神”。所以之后作战的时候,一提到“八路军打过来了”,日本人会觉得是“死神”来了一样恐慌。

杨成武受到聂荣臻元帅的影响,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他带领着红军战士们先后参加大同,清风店,石家庄,辽沈,平津,辽沈等战役。而后又在抗美援朝中的文登川之战中首次创造了“月歼敌最高纪录”。

杨成武拥有着非凡的作战能力和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来源于他年少时的勤奋好学,更重要的是在后来打仗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作战经验和实践,不断地和聂帅学习。

在杨成武身上,体现出了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少年强,则国强!活到老学到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特殊时期,对方逼迫询问他是谁在指导。聂帅亲自写信给毛主席表达对杨成武的赞许和偏护。

毛主席看了信后不久便命人将杨成武释放,并且对聂帅说,杨成武信得过。足以见得,杨成武得到了主席的肯定。

长征开路先锋杨成武先生于年因病救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

三、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专治敌军首领的大将

胡琏是蒋介石的头号王牌,在国民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不怕地不怕的胡琏,就怕杨勇。

曾经有记者把胡琏吹的是天花乱坠无人能敌,有人听不下去了就反驳“有本事和杨勇打呗”,记者把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胡琏可能也听说了,但是一直不做发声,明眼人可想而知。

杨勇和胡琏交战过两次,两次胡琏都是落荒而逃。

第一次交战是在巨野战役,在打仗之前,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刘邓大军就想要惩治一下这个胡琏。战争过程中,起初杨勇集中攻击张凤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胡琏把守着。胡琏可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杨勇连续两天都没有攻动,于是立马改变战术,从四角往中间攻克。

改变了战术之后小有成效,一部分军队占领了一个小村落,可是还没来得及跟进就被胡琏截断,杨勇在外面接应着,听到村里一阵枪声后部下告诉杨勇可能全部牺牲了想要撤退。

可是杨勇始终相信自己的同志们不那么轻易输,坚决不退,等待刘伯承的支援。等刘伯承的军队到达之后,杨勇下令全面进攻。

果然正如杨勇所料,里面的同志还在焦灼。经过里应外合前后夹击,胡琏的0精锐部队全被拿下,胡琏连忙在混乱中逃跑。传闻胡琏只要一听对面是杨勇带的部队,他就赶快下令撤退。

哪知不是冤家不聚头,命运总是惊人的相似,杨勇和胡琏又一次交手是在一个叫双堆集的地方。

这时杨勇仍然在刘邓的手下当着纵队司令官,可是胡琏早已“飞黄腾达”当上了兵团的副总司令了。杨勇心想,打你一次我还得再打你第二次,非要给你打怕不可!

这次杨勇率先出击,将胡琏的军队包围着打。胡琏做出突围反应,但是拥有老虎一般敏锐嗅觉的杨勇立即做出应对措施,要求立马主动出击迎战。可是这时队伍里有人提出的不同的意见,觉得还是守株待兔比较好,等待上级的支援。

杨勇深知等待支援时就会错过最好的机会,就告诉其他政委说,如果出事了,全部由他一个人负责。全部纵队一起出击,打的胡琏片甲不留。最终歼敌近两万人,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活捉胡琏。

胡琏是在老狐狸,他一直躲在坦克中,其他人都成了俘虏了。于是他赶忙脱下自己的将军服,悄无声息地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灰溜溜地躲进一条水沟跑了。

杨勇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我国解放军中的一名出色的上将,被国家授予一等功勋。有人形容杨勇的长相为“虎眼”,令人看了就心生畏惧。说他天生虎像的还不是一般人,是毛主席。

有一次在寺庙里,毛主席见到杨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身上有一股虎劲”,之后杨勇的战绩传遍天下,毛主席亲自给杨勇打“好你个杨勇,还像以前一样刚毅,充满虎劲!”

杨勇原名世骏,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杨勇人如其名,非常勇猛,自幼就想成为一名军人为国效劳。他参军后善于打仗,在长征时期,他就是彭德怀手下得力的助手,被人称为是彭德怀的“底牌”。随后在解放战争时期,杨勇纵横晋、鲁、豫三战场。

“老虎”英雄骁勇一生,于年病逝,享年70岁。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如群星一般璀璨无比,令人心生敬畏,他们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其中就有军中的三名大将“三杨”。

他们三位是踏着党中央苏区的红土地走出来的。

在他们年轻时,就已经成为了红军中层优秀指挥员的代表,善于打各种“硬仗”和“险仗”,并且在长征的道路上屡屡创造出惊人的奇迹,因此受到毛主席的重视和青睐,并且重用他们三名大将,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三人年龄相仿的同时,也在这金戈铁马的长征岁月中拥有着非常多的相似的经历。

后来,有记者采访杨勇的儿子杨小平,杨小平含泪诉说,每一个士兵成长到将军,都是面临了无数次的生死抉择。

是啊,从一个小兵蜕变到将军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从小十几岁就已经参军了,打了大半辈子的仗,我们每到一处就可能踩到他们曾经留下来的血迹,不仅是他们的,还有成千上万没有机会看一眼他们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就永远留在战场上回不来的将士们。

看完之后,谁最厉害这个结果,还重要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