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璐实习生王景曦)未来,京华大地上的一草一木都将有“当家人”。近日,北京发布《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年年底,全面建成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
早在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对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提出明确要求。截至今年1月,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
被誉为草木“当家人”的林长如何开展工作?落实林长制要注意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林长制?
聚焦林草保护重点难点,实现部门协同的长效责任体系
新颁布实施的《森林法》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需要,建立林长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要“推行林长制”。
林长制是什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林长制是以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以监督考核为手段,构建由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林长,省、市、县、乡、村分级设立林(草)长,聚焦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工作,实现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曾到江西等地考察调研林长制工作。他认为,就像目前推行的河长制、路长制等类似,林长制也包含两个性质,即目标责任制和首长负责制的整合创新。“首长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要负责,尤其现在强调党政同责”。林长制主要应用到林业、草原领域,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还包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林草部门的职责范围。
“森林和草原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我国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林长制主要就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发挥或强化保护和发展林草资源方面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
林震称,以往单一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无法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治理,必须要上升到当地的党委和政府层面。“实际上,现在去山上盗砍盗伐的情况较少,主要问题是建设用地的扩张,生产生活对林地的侵占较多,比如在保护区内建别墅等,需要党政一把手在遇到生态与经济矛盾冲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
问题二:全面推行林长制的背景是什么?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林草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森林覆盖率23.04%,低于全球30.7%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3。
总体而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产品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在继续加大林草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构建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制度体系。各地探索实践的林长制是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少、质量差、责权利关系尚不匹配,容易遭受破坏,所以林长制适应我国森林发展基本现状。
问题三:哪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探索?
23个省区市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
年以来,安徽、江西在全国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截至今年1月,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
其中,安徽省自年3月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初步解决了林业保护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职责虚化、权能碎化、举措泛化、功能弱化”问题。目前,安徽省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成,共设立省市县乡村5级林长5.2万余名,协同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
近年来,一些已经推行林长制的地区,以林长制为基础,因地制宜推出“林区警长制”“林长检察长”“民间林长”等系列新制度,形成了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强大合力。
目前,安徽、江西、山东、重庆、海南、山西、贵州、福建、新疆、北京等10个省(区、市)已全面推行林长制。
问题四:林长体系由谁组成?
各省(区、市)可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
根据《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林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
记者注意到,江西、安徽等省份设省市县乡村5级林长。北京明确到年底,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林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形成。市级设立总林长,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市级同时设立副总林长和市级林长。区级设立区级总林长,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同时设立区级副总林长和区级林长。
据《北京日报》发布的市级林长名单和责任区域,北京总林长为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市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和职责也予以明确,比如市委组织部负责指导对区级林长的考核工作,将区级林长考核结果作为区级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划定、评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园林绿化资源产权,组织开展矿山治理前期消除或减少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整治工作。
林震称,林长制可以看成一个体系,里面有很多制度。比如各个部门组成小组,能够综合解决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光靠单一的林草部门是解决不了的。同时要形成震慑作用,组织部门、审计部门等也都参与进来。
问题五:林长要做什么?
要把森林绿地管好,还要负责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提出,各地要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特点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科学确定林长责任区域。
林长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如严格控制林地、草地转为建设用地,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涉及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创新义务植树机制,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如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等。
北京提出,各级林长不但要把森林绿地管好,还要负责责任区域内的湿地、野生动物和古树名木等一切园林绿化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其中,湿地保护还将与全市河湖长制责任区域全面对接,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资源监管。各级林长还要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宜林荒山造林和留白增绿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3月29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朝阳区、顺义区调研检查林长制和温榆河公园规划建设工作。他在后沙峪镇党委座谈时指出,全面建立林长制是构建首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园林绿化碳汇能力、助推率先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抓手。
谷树忠认为,林长制将深入发现与实现森林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方面有助于深入认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特别是在实现碳中和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问题六:林长如何开展工作?
定时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北京提出,市、区总林长和林长每年至少进行1次调度,市、区级林长每年至少开展1次巡查,乡镇(街道)级林长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查,村(社区)级林长每周至少开展1次巡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园林绿化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林震称,林长制最细微的层面是村(社区)级,要求村书记、村主任牵头,带领护林员开展工作。他们起到了生态治理的“源头治理”作用,主要防火情、虫害和破坏树木等情况。“林区那么大,不可能安装很多摄像头,村一级林长和一线护林员就好似网格员和摄像头,发现问题通过手机APP及时报送。”他说,护林员并非执法队伍,他们起到了“吹哨人”的作用。
据他介绍,为防止林长“有名无实”,江西还设立了林长的巡山巡林制度,明确各级林长每年巡查的次数,他们的巡查都会被记录在智慧系统上。“去现场了就一定会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有了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
问题七:林长制带来哪些改变?
森林火灾发生起数、违法问题数等下降
据媒体报道,各地推行林长制以来,违法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森林火灾发生起数、林业行政案件发生率等实现了下降。
年3月,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年以来,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年,全省林业行政案件数比年下降40%。
年以来,江西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根据国家林草局下发的卫星遥感判读结果,江西省-年森林督查变动图斑数和违法问题数实现“双下降”。
年以来,福建省已在长汀县率先探索林长制改革,推出“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巡查制度”等系列新制度。据媒体报道,三洲镇曾坊村带领村护林员沿着汀江沿岸巡查,发现岸边的樟树群有白蚁的痕迹,立即将情况上报给镇林业站。据当地媒体报道,如果发现不及时,不仅会导致樟树枯死,对河堤也会造成风险。推行林长制以来,长汀实现了森林火灾发生起数、过火面积“双下降”;林业行政案件发生率下降了54%。
问题八:如何对林长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设置林长公示牌,可推行第三方评估
中央文件要求,建立林长制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林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林长公示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行林长制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
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森林草原资源严重破坏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北京明确,各级林长要逐级签订园林绿化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重要指标将被纳入首都林长制目标考核体系。而林长制考核结果也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问题九:推进林长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要界定各个层级的责任,防范“有名无实”
关志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压实地方生态保护责任的关键举措。全面推行林长制,将各级林长明确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党委政府,落实到党政领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这是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责任制的突破和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保护责任模糊、“谁管谁都不管”的问题。
林震称,林长制的落实跟其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类似,要界定各个层级的责任。省市村各自要负什么责任,需要研究和探讨。“各地差异性比较大,比如北方有草原,内蒙古还有沙漠,需要把责任界定清楚。”他认为,即便林长的名字被写在公示牌上,也要防范形式化和虚设的问题,即“有名无实”。
他建议,建立健全林长巡林巡查、督查督办、考核评价、信息通报等制度,在任务引导、项目支持、资金投入、督促检查等方面形成合力。加强村级森林资源管护,完善源头治理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网格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开展山场、人员、资金等整合,实行县域全覆盖网格管理。
谷树忠认为,林长制的实施可能还面临若干挑战,如改革投入不足、林长与其他“长”的关系尚需进一步厘清、林长制中的权责不匹配,以及对林长制的实施效果尚缺乏系统、可信的评估方法等。
他建议,将林长制与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建设碳汇结合起来,争取更多、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同时,要进一步理顺林长与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解决好林长选举与任命的关系,吸收农民(业主)参与其中,必要时实行代表制或理事制。
赋予林长以一定的林权处置权力,以调动社会各界的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森森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要切实让林长有名有实,有责有权。同时要对林长制有试错、容错机制。
问题十:推进林长制的时间表?
地方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安排,确保到年6月全面建立林长制。
新京报记者张璐实习生王景曦
编辑白爽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