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长汀千年书香文脉远西部文明播报
TUhjnbcbe - 2024/6/7 22:02:00

长汀:千年书香文脉远

□范晓莲

长汀,也称汀州,是历经千年的唐宋古郡,是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丰厚,留存大量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其中,最具古韵之处,当数散布汀州各处的古书院。
  长汀的书院在明清鼎盛时期曾达一百余座,《汀州府志》记载:“汀州府儒学,在府治东,卧龙山麓。宋咸平二年,创文庙于鄞江门内横街,未有学。天圣中,因庙始创学,迁于横岗岭下。”“龙山书院,在文厂后。康熙二十年,巡道邓秉恒、知府鄢翼明创。三十五年,知府王廷抡修。”“龙江书院,在府西门外。明天启中,推官寇从化、知县萧奕辅建。国朝知府冯协一重修。文明书院,在府学内。今废。正音书院,在府城隍庙左清风楼。雍正七年,奉文设立。乾隆十四年,知府曾曰瑛捐俸,延师以教子弟之贫者。龙山学舍,在长汀县学左,明知府万振孙建。今废。”“东山书院,在龙首山,山椒有亭,署为状元峰。新罗书院,在霹雳岩,今废;鄞江书院,在登俊坊,明崇祯七年,知县曾巽建;紫阳书院,又称紫阳宫,在福寿坊东(今乌石山上);龙山书院,在长汀县学左,明知府万振孙建(现为长汀一中)”……
  此外,还有龙江书院(萧公祠)、横岗岭的丽泽书院(王公祠)、黄屋广陵书院(张公祠)、东郊观文书院(沈公祠)、东山书院(刘氏家庙)、南山镇严婆田古村落的彰明书院、桂香书院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卧龙书院、汀州文庙、汀州试院、云骧阁等。

卧龙书院在长汀县城南大街登科牌楼下,鳞次栉比的屋宇房舍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卧龙书院。
  卧龙书院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教育机构,历史悠久。据宋《临汀志》记载,卧龙书院是当时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位于“卧龙山之南麓”,在清堂之左,旧名“卧龙堂”。整座书院雕梁画栋,气魄不凡,真可谓“庄重而不失典雅,淡泊而难隐辉煌。”书院內环境清幽,修竹婆娑,古木苍翠,丛丛簇簇的花草摇曳出缕缕清韵。阳光在扶疏花影间翩然起舞,流泻着古典的诗意。树上爬满藤蔓与青苔,带着苍古的韵味。时光流徙,一片瓦,一段墙,一块砖,无一不裎露古朴的痕迹,从历史的尘烟里飘出沧桑的韵脚。
  卧龙书院是多重文化荟萃之地,历朝历代均在此留下深深的履痕。宋代大儒朱熹等曾在此讲学,在汀州兴起理学崇仰之热。其时,汀州学子座无虚席,成为汀州文化的一道风景。朱熹离汀时作七律一首赠别友人刘子翔,诗为《临汀留别》:“剩喜君才老更成,伊优丛里见孤撑。官身未免心徒壮,亲膝频违泪欲横。簿领不嫌春笋束,廉声欲比玉壶清。枉车投翰殷勤甚,安得仁言与赠行。”勉其清勤为官。
  卧龙书院是一段珍贵的历史,如同纪念碑昭于后世。它记载了客家人开发闽西的不朽功绩,也见证了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兴衰消亡。人们在某个流动的时间里,翻阅这段历史,于书页抖动间,仰视时空的高度与宽度。其实,卧龙书院最令人景仰的,不是古朴的庭院,也不是沧桑的廊柱,而是根植于每一代人心中的信念—教育。世间的繁华在漫长的光阴中,恰似过眼云烟,唯有教育才能将珍贵的文脉传承延续。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长盛不衰之势头。
  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卧龙书院一路坎坷走来。如今,卧龙书院已不复存在。在名城建设过程中,社会许多贤达提出复建要求。长汀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在汀州古城的修复计划中,将卧龙书院列入重要的文化节点进行修复。工作人员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大量我国传统古书院,结合长汀县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照江南传统园林景观,设置有“迎宾馆”“讲堂”“藏书阁”,并将国际影星成龙先生捐赠该县的栋徽派建筑作为“龙学馆”规划其中,同时周边配以文昌阁、状元亭、假山、流水、连廊等,形成古韵盎然的文化空间。
  卧龙书院与相邻的店头街、三元阁、宝珠楼相映成趣,将成为长汀县旅游观光的重要文化景点,为汀州古城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汀州文庙
  汀州文庙位于汀州城主街兆征路旁,始建于宋咸平二年(年)。
  文庙外墙,嵌着两幅腾云驾雾的青龙石雕,镂空,精致,栩栩如生。六根花岗岩柱子,分立三道门的两侧。正中是大门,左右各一小门。门柱、门楣均用青石雕刻,有花鸟鱼虫等各种图案。大门的横楣,刻着“棂星门”三个篆体字。“棂星”,意为灵星,又叫天田星、文昌星、文曲星。在文庙外设此门,自然是希望汀州多出人才。左侧门楣题:道冠古今。右侧门楣题:德配天地。
  跨过门槛,看见一座典雅的庭院。左右厢房对称布局,木质建筑古色古香。庭院中央有个半圆形的泮池。一座石拱泮桥横跨泮池,连接通道,直达内庭院门。在古代,泮桥象征着学子的荣耀与追求,因为只有考取功名的学子才能在泮桥上昂首而过。
  进得仪门,又是一番洞天。占地两千余平米的阔大庭院,古朴壮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十三檀卷棚式前步廊,柱网布局规整。主殿为大成殿,琉璃黄瓦,飞檐翘角。殿前,两幅青龙石雕呈45度角斜立。殿前的两根石柱上雕着黄龙,昂首对望。大殿门共七扇,一字排开。过去,这里是众多学子埋首苦读,老先生孜孜不倦讲学的地方。可以想象,曾经,这里定是书声琅琅,墨香萦绕。殿堂正中靠墙处,供着大成至圣先师神位,东配、西配分别是复圣颜子、宗圣曾子神位。东庑、西庑列设十二先哲神牌,供奉七十二先贤神位。殿内左右两根粗大的木柱,上刻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秉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横批“万世师表”,为清康熙帝御笔所题。
  历史上,汀州文庙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除主殿之外还有讲学堂、名宦祠、启圣祠、宗圣祠等。文庙许多附属建筑由于历史原因移作他用。现存规模虽不足原来的一半,但依然较好地保持了原来的风格。自明至近年,对文庙都有维修,使主建筑不失当年风韵。年,汀州文庙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汀州文庙曾是汀州府学,又叫孔庙。这座古老的建筑,曾是汀属八县推崇儒教的重要场所,也是闽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尊孔崇儒的标志建筑。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迁至长汀,历时八年,校本部便设于汀州文庙大成殿。当年的山城长汀,偏远而又闭塞。然而,她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厦大,使其免却战时的颠沛流离,弦歌不辍。厦大迁来长汀,也给这座古老的山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厦大在长汀的历史虽然短暂,但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汀州试院
  汀州试院是一座庭院式结构的书院,背靠卧龙山,面临三元阁,占地面积平方米,气势恢宏,是古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步入大门,来到大坪,东侧是两株并排而立的参天古柏,枝叶蓊郁,树干粗且直,需三人方能合围。相关文献记载,这两株古柏植于唐大历初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正好与汀州城同年,是汀州古城的历史见证。
  自明以降,汀州试院成为汀州府所属八县考秀才的场所。乾隆年间,时任福建省提督学政的纪晓岚来到汀州府任主考官,住在试院的厢房里。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纪晓岚趁着月色来到柏树下散步,仰望夜空,忽见柏树上两个红衣人在向他作揖。少顷,红衣人不见了,纪晓岚甚为诧异。次晨,方想起刚到汀州府时,当地官员曾告诉他,这两棵唐朝留下的古树上有树神。于是,纪晓岚毕恭毕敬来到双柏前礼拜,并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
  试院正中为礼堂,宽敞寂静。试院左右两边各有一排平房,原为当年考生应试的号房。如今,左侧是客家历史博物馆,右侧是“红色小上海”展馆。
  礼堂后为穿廊,旁有简舍,辟廊宽阔,这里曾是关押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地方。简陋的居室里,立着他的塑像。瞿秋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伏案写下了《多余的话》。
  汀州试院还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会后,省苏机关在此办公。现为“长汀革命历史陈列馆”,是闽西旅游观光胜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汀州试院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被评为五座“闽西最书香古书院”之首。云骧阁
  从济川门右侧的涌金门进入乌石巷,沿石阶路上行约米,便是云骧阁。此处背山为屏,临水为镜,风光秀丽,是古汀州著名的八景之一——云骧风月。《临汀志》载:“接龙山,瞰龙潭,恍若滕王阁,为鄞江(汀江)杰观。”
  云骧阁始建于唐大历年间,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结构为方形,共两层,具有典型的南方楼阁建筑特色。四周环绕红墙,楼阁墙体丹黄,楼层朱红,飞檐凌空,翘角卷云,庄严大气。底层大殿朝东,殿中屏风后有门,横额上“云骧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乃宋代郡守陈映所书。屋梁、窗棂均有精美雕镂。楼上是一厅两间,四面有围廊。于楼沿远眺,可将大半汀州美景收入眼底。
  楼阁四周多奇石,有的如破土之笋,有的如雄踞之虎,有的似趴卧之龟……门右有块空心石,门左有一丈余高的乌石,传说乃风吹送而至,故称“飞来石”。附近还有数棵古树,苍劲挺拔,遮天蔽日。
  云骧阁最早为藏书阁,自宋代辟为风景区,一直是古汀州府文人士大夫吟诗作赋的活动场所。其中,刺史蒋防在汀州任内,登云骧,临风月,感伤之余,写下千古名篇《霍小玉传》。宋代郡守陈轩作《清阴阁》“瓦流双润碧,帘压乱山青。佛刹盘深崦,渔蓑散晚汀。”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来长汀时,亦曾于此讲学。
  新成立后,云骧阁成为长汀人民的文学活动场所。年,长汀县在此设立瞿秋白文学院,常邀请全国著名作家、学者来此讲学,定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云骧阁成为培养优秀文学人才、发展闽西文学事业的沃土。
  云骧阁是福建省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楼阁之一,也是古汀州的“文学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被评为“闽西最书香古书院”之一。
  沧海桑田,潮起潮落,这些古老的书院伴随历史的兴衰更迭,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书香不散,一代代客家人在这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同时,书院又不断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形成了极具客家特色的“书院文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了刘国轩、上官周等历代名人,走出了杨成武、傅连暲、涂通今、罗洪标等十三位开国将军,走出了北村、谢有顺、李西闽、童大焕、杨鹏等全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走出了“北斗”功臣王飞雪……他们的骄人成就,激励着无数莘莘学子刻苦读书、努力奋斗!
  千百年来,长汀书院一路风雨走到今天,让读书蔚然成风,让文脉代代传承,让生活在汀州这座古城的人们,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战乱或和平,都把读书视为终生之事,让长汀这座山城拥有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比充沛的活力,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汀千年书香文脉远西部文明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