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主席曾有名言,自古皆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可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杰出的军事人才对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当然,自清末民初的革命烽火走来,我党在血与火的试炼中不断经受挫折和挑战,最后硬是凭借强大的革命意志力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夺得了革命胜利。其中,对于出生入死的各位将领们,共和国和人民都不曾忘记。经过建国后的纪念调整,国家获得了初步稳定,社会也赢得了发展的机会,终于到了表彰战功的时候。众位老将先后离世,如今还健在的有四位开国将军。那么,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考虑都各部队和众位将领的实际,中央军委对立下汗马功劳的各位将领们举行了授衔仪式,正式肯定了各位将军的贡献,也完善了共和国的军衔制度。但在实际上,建国后有不少将领被调往调各地方工作,不在战斗序列中,故而未能参与评衔。所以,最终被正式授予军衔的将军共有位。其中,共有元帅十人,大将十人,上将57人,中将人,少将人。当然,接受军衔的各位将帅一般都是晚清民初生人,到五十年代,基本都已是四五十岁。故而,由于年老或旧伤,众位将军先后离世。截止年,仍在世的开国将军只剩6位。而截至年,只剩下四位……
少将:邹衍
邹衍于年生于江西兴国,日后可说是最正宗的红色老区。当然,兴国县是地道的穷乡僻壤,地主剥削和社会状况很差,即便是毛泽东日后做的《兴国县调查》中,当地人的生活都未能得到改善。故而,邹衍自小便吃遍了苦头,对于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都有格外体会。作为一个地道的庄稼汉,13岁的邹衍加入到了农会,15岁的时候又加入赤卫队。之后,他到苏区加入了红军,兵成为罗荣桓的警卫员。建国后,由于战功,他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沈阳军区政委,今天已是岁高龄。
少将:杨永松
生于的年的杨永松,幼年丧父,一直在广东大埔和母亲艰难求生。幸而母亲供他读了几年书,由此得以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不仅如此,永松的二哥杨鹤松早年间便正式入党,之后还积极鼓动弟弟杨永松加入我党组织。终于,十二岁那年,杨永松满怀憧憬地加入了红军的革命队伍中。三年后,十五岁的杨永松便随主力北上长征。之后,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中,杨永松都立下了不朽功勋,也因此得以评少将衔,兵享副兵团级待遇。如今,杨将军已经岁。
少将:涂通今
和刀尖舔血的将帅不同,涂通今算得上是十足的“儒将“:拥有医学博士学位的他,不仅为我军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还在积极推动我国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开拓。涂少将于年生于福建长汀,并在十八岁加入来乡征兵的红军队伍。之后,医院的基层干起,数十年间,他硬是从普通护工做到了卫生部长的高位,并荣获医学博士学位。之后,涂通今在年被提拔为我军少将,眼下也是岁高龄。
少将:张力雄
张力雄于年生于福建龙岩,在当地党组织的宣传下,年仅十五岁的他便加入了青年团,后之后又参军了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张力雄不仅曾在前线任职,还在后方的抗大挂职任教。此后的解放战争中,张力雄也曾参加淮海战役。建国后,张力雄被中央安排到了云南军区任职,之后又于年正式晋升为少将军衔,眼下已是岁高龄。
结语:
如今的盛世,虽然繁华满面,但却是那一批批革命先烈用鲜血和青春换来的。可能因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或者早早的牺牲在战场,很多人并未得到军衔的荣誉,但正如仅剩的四位在世少将一样,他们的存在就是共和国的脊梁,是共和国不朽的功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