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有着“红军长征第一村”之称的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红军桥、红军街、长征“零公里处”石碑等红军元素和长征元素随处可见,只是村里许多老屋的门板,多数左右不齐、长短不一,看上去有点奇怪。
这里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农历八月十四过中秋节。因为一场血战,松毛岭脚下的12个村改变了当地的中秋习俗。
《长征》剧照就在年的中秋节,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松毛岭战役”。国民党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发起进攻,目的就是要给红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国民党军的行动计划被红军提前获知,这里的军民提前做了准备。
松毛岭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和连城县交界处,层峦叠嶂、地势险要,南北横贯40余公里,东西蜿蜒10多公里,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
来犯之敌是蒋鼎文为首国民党军东路军,下辖李玉堂第3师、李延年第9师、李默庵第10师、宋希濂第36师、陈明仁第80师、刘戡第83师等6个师,外加一个炮兵团。留守松毛岭一线的是红军红8军团罗炳辉、蔡树藩部和红24师部队,总兵力不过人。
在红军积极备战的同时,福建省军区紧急动员苏区青年参军参战,另有多地方武装人员开上前线,共同保卫松毛岭。
《长征》剧照苏区政府紧急动员当地12个乡的百姓,提前一天过了个不平凡的中秋节,然后号召军民严阵以待、共同抗击敌人。
这里的成年男子几乎全部参加了支前工作,家家户户的门板都卸下来作了担架、修了工事,以至于战后都无法辨认门板是哪一家的,村民好不容易找回的门板也很难成双配对,因此才会出现让人感觉奇怪情景。“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9月23日上午7时,松毛岭战役打响了,担任主攻的国民党军宋希濂的第36师在第10师、第83师协同下,配备飞机、大炮向松毛岭猛烈进攻。
敌军一口气打出了几千发炮弹,飞机轮番轰炸,红9军团、红24师和长汀地方武装部队与敌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战斗,枪声、手榴弹和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喊杀声响彻云霄,鏖战整日,红军阵地巍然不动。
《长征》剧照9月25日,红9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奉命离开部队,去江西瑞金参加中央紧急会议,而松毛岭战斗仍在激烈进行中,且形势日益严重,双方为了争夺一个山头,不惜付出巨大代价进行拼博,敌我双方伤亡都很多,战局形成对峙状态。
第二天,国民党军第36师师长宋希濂率各旅团长到前沿察看阵地,从炮兵观测镜中,宋希濂发现了红军阵地久攻不下的原因所在,原来,红军把主阵地设在了白叶洋岭,居高临下,在最高的几个山峰上构成的主阵地带布置严密,大小据点组成交叉火力;各阵地间挖有交通壕,阵地前还挖有外壕,并用鹿砦或竹签作为障碍物。
难怪那么猛烈的炮火都摧毁不了红军防线,宋希濂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对红军这个对手心生敬意,一回36师师部,宋希濂立刻向顾祝同电话报告了这一发现,请求南昌行营再派飞机助战。
《长征》剧照9月27日上午6时,宋希濂命令第旅主攻白叶洋岭,第旅担任右翼警戒任务,同时,命令炮兵向红军阵地再次进行打击,从南昌起飞的多架飞机一个小时后也飞临红军主阵地空域,对白叶洋岭轮番投掷了大批重磅炸弹。
红军凭着仅有的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等轻武器,冒着炮火,给予靠近阵地的敌人以迎头痛击,但是,成千上万的国民党军仍然象蝗虫一样蜂拥着冲上来,英勇的红军指战员在阵地上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白叶洋岭上,硝烟滚滚,喊杀之声一次次响彻云霄,敌人一批批拥上来,红军战士一次又一次用刺刀和石块把他们打下去。
下午2点多钟,红军主阵地工事大多数被敌人摧毁,坚守阵地的红军指战员也伤亡严重。于是红军不得不放弃白叶洋岭,向西侧山麓撤退。
《长征》剧照敌军虽然占领了白叶洋岭,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民党军第36师师长宋希濂趾高气扬地登上主阵地最高峰,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红军战士打来的一发子弹击成重伤,险些丧了命。
白叶洋岭主阵地失守了,但是松毛岭其他阵地仍在红军手上。9月29日,敌军集结了第9师、第36师向这些阵地再次发动猛烈进攻。红军与敌人反复冲杀,甚至肉搏、拼刺刀,终因弹尽援绝,被迫撤退。
至此,松毛岭战役已整整打了七天七夜。
9月30日,在长汀县钟屋村“观寿公”祠堂前的大草坪上,红9军团召集了由赤卫模范队员、少先队员和群众参加的万人誓师大会,当天下午3,兵分两路前往江西瑞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剧照松毛岭战役以血的代价,为红军的战略集结和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民国版的《长汀县志》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如今的松毛岭,战争的痕迹已不那么清晰,但“松毛岭上红旗飘,红军战士逞英豪,岭下人民齐支援,军民合作阵地牢。”这首山歌却一直在传唱,唱的就是红军长征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异常惨烈的最后一战。
直到现在,这里依然保持八月十四过中秋的习俗。之所以这么做,其纪念意义已经超越了传统节日的范畴。这里的人们每逢中秋,都会想起当年的那场战斗,想起红军,想起为新中国而牺牲了生命的革命先辈。
《长征》剧照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子孙万代都应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