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来怎样红五军何以数次
TUhjnbcbe - 2024/10/5 17:08:00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mip.39.net/fk/mipso_4620139.html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红四军离开的井冈山为何失守?

年冬,国民党湘、赣两省军阀调集8个旅、约25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第三次“会剿”。

年1月,红四军为打破敌人“会剿”和解决经济困难,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向赣南进军。红五军和红四军之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

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井冈山军民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准备。

边界特委和红五军军委估计了反“会剿”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决定:

“在军事方面,五井如被敌人攻破,五军冲出五井取道敌人薄弱的地方,往赣南与四军取得联络。各县地方武装则尽可能的埋藏于各县。在党方面,特委,各县委均须留边界指挥工作,党不能离开群众。”

1月16日,何键发觉红四军主力转移,遂令“会剿”的第一路、第五路敌军李文彬、刘建绪部共3个旅追击红四军,“并令第二、三、四各路司令按照计划肃清匪巢,跟踪追剿。”

这3路敌军共10余团2万余人,开始向井冈山根据地逼近。在敌众我寡,兵力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红五军余人、红四军第三十二团余人,与井冈山群众昼夜不停地加固工事,修缮哨所,严阵以待。

全山守防部队由彭德怀以红四军副军长名义统一指挥,指挥所设在茨坪。

26日,湘赣敌军分别向井冈山的黄洋界、八面山、桐木岭各要隘发起猛攻。红军战士凭险坚守,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八面山和黄洋界两处的战斗,尤为激烈。八面山工事数次被敌炮火轰坍,红军数次修复,仍坚持战斗。各哨所阵地的战士们,在雨雪交加中,持续战斗了3天3夜,使敌军无法突破阵地。

但在29日晚,情况发生了预料不到的变化。

进攻黄洋界的湘敌,于28日在黄洋界山脚下斜源村,用重金收买了当地一个流氓作响导,趁黑夜和浓雾,沿山涧溪沟,绕到黄洋界哨口后侧,先医院的余名红军重伤员枪杀,接着从背后袭击黄洋界红五军第一大队。

由于腹背受敌,黄洋界的工事被敌攻占,李灿、刘崇义率第一大队余名战士奋勇反击,彭德怀带领特务排由茨坪赶来参战。但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黄洋界哨口于29日黄昏失守。

30日,八面山、桐木岭哨口也相继被攻破,敌军直逼茨坪。在红军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危急情况下,如果继续硬拼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彭德怀、滕代远与边界特委商议,决定马上冲出敌军的包围,撤离井冈山。特委也随军离开五井。30日晚,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余人,连同地方武装和伤病员共0余人,从荆竹山向南突围,准备与红四军主力会合。

敌人占领大小五井后,调集4个团的兵力向九陇山军事根据地进攻,宛希先、刘作述、鄢辉率领的茶陵、永新、宁冈等县地方武装,与敌苦战3日后,安全转移。

敌军攻占井冈山后,实行惨无人道的烧杀。五大哨口之内的房屋全被烧光。大井村共有多人,被杀害的达人,占全村人口的2/3。有的全家被杀光。山下的永新小江区,被烧毁房屋间,占全区房屋的2/3。其他各地被焚烧的民房,平均都在半数以上。整个边界到处是焦土残垣和斑斑血迹。

2、留守红军为恢复井冈山根据地的努力?

但是,边界人民并没有被敌人的烧杀政策所吓倒。各县的地方武装虽有损失,“然十有八九尚保存在工农手上。”他们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分成很多小组,在村镇和乡间主动袭击敌人,阻击白色势力的发展。边界留下的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和红五军第一大队,在王佐、李灿、何长工率领下,分别转入深山密林和岩洞里坚持斗争。

边界各县中共党组织,除永新县委保存完好外,其他各县的组织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中遂川只剩下了一个书记和几个基层支部,莲花、酃县、茶陵和宁冈的党组织则损失了一部分或大部分。

为了恢复党的组织,领导边界人民继续进行斗争,年2月中旬,由边界特委常委兼巡视员宛希先出面,在永新九陇山区召集永新、茶陵、宁冈三县党的联席会议,“成立临时特委,以刘真、宛希先、朱昌偕三同志为常委,朱为书记,指挥一切,从事整理收容工作。"

3月11日,原特委常委陈正人,由遂川转移至永新与朱昌借等会合。这样,原5个常委中除邓乾元,滕代远外,已有3人聚集在一起。

新的临时特委产生后,立即领导湘赣边界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恢复红色政权。

年3月间,蒋桂战争爆发,驻守在湘赣边界的敌军陆续撤走。据各方情况报告“湘敌大部已退去,茶陵有兵三连,遂川宁冈无大敌,永新亦不过一团人。

湘赣边临时特委乘敌人后撤的时机,将各地的零星武装收集起来(由黄洋界、八面山跑下来的有九十余支枪),积极打击敌人,恢复了井冈山、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并大力整顿党和政权组织,发展革命武装。

当时边界特委考虑到:

“边界赤卫队没有统一的编制和统一的指挥,武装力量分散,如果各县的反动武装比较联合的来进攻,或小部正式军队来打,我们就无法应付。”

决定除红五军从山上退下来的一部分武装以外,再由各级按地方情形各拿出一部分武装,编成红军。定名为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下辖第一、二两营。

第一营由王佐部队编成,分为3个连,第二营由各县赤卫队之一部分和五军之一部编成,分为5个连。两个营共8个连,枪余支。

部队编成后,第一营以大小五井为游击中心,向遂川、县、宁冈游击,第二营以九陇山为游击中心向永新、宁冈、茶陵等县游击。

先后收复了宁冈、莲花等地,重新建立了两县红色政权。此外,已经恢复红色政权或建立秘密组织的,有永新的小江区和永新的第四、五、六区,以及永新的西北特区与东南特区;宁冈的第一、二、四区;还有莲花的部分地区。

在永新小江区、第六区一部分地区和宁冈的第四区及附近地区,均重新分配了土地。红军独立第一团的建立和边界红色政权的逐渐恢复,为红五军重返湘赣边界以及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红五军在井冈山周边的周旋

年1月30日,红五军主力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从井冈山突围后,经数昼夜奋力拼杀,才脱离敌人的重重包围。

在敌军继续追击、堵击下,红五军经上犹、崇义、安远、会昌等县境,转战一月余,于2月中旬抵于都桥头。因敌人追兵又到,部队转移到兴国莲塘、东村地区,并与当地党组织和红军第二团取得联系。

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掩护下,弄清了敌情,并得到两天的休息。经过长途行军和战斗,部队仅剩下余人。在莲塘稍事休整之际,敌刘士毅旅又追逼占领莲塘。红五军乘夜绕过刘旅主力,奔袭于都城,消灭了刘旅留守部队1个营和民团共0余人,待刘旅急转回救时,红五军又转移攻占安远县城,消灭民团数百人。

红五军原准备回井冈山,恢复湘赣边区根据地。

这时获知红四军攻占长汀的消息,为了配合红四军的行动,于3月下旬,取道会昌,攻占瑞金。这时红五军从余人,又发展到余人。4月1日,在瑞金与红四军会师。

红四军、红五军在瑞金休整数日后,一同开赴于都。红四军前委在于都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红四军在赣南闽西活动,红五军返回湘赣边界,收复失地,重建革命政权。前委扩大会议还未结束,彭德怀、滕代远即派贺国中率红五军一部先行,抵达信丰。接着,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从于都到信丰,与贺国中部会合。

尔后,红五军经崇义、上犹、遂川,于5月2日到达宁冈茅坪,同湘赣边界特委会合。边界特委为加强红五军的战斗力,开展根据地斗争局面,将红军独立第一团编入红五军,为第六纵队。红五军从赣南回师时,所有枪支约在上下,这次边界武装编入五军的枪支,在以上。

在湘赣边界特委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期间,赣敌2个团,采取剪刀式的战术,向根据地和红五军进攻,其一路进到宁冈的新城。

由于敌人突然袭击,情况不明,同时因为红军新编,不利于战,故决定退往大陇,再定行动。

当红五军退抵酃县后,获得遂川茶陵两地都有敌军前来堵截之警报,为了摆脱困境,红五军军委决定去湘南、粤北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红五军由湘赣边进入湘南后,先攻占了酃县、桂东、汝城,营救了在国民党“会剿”井冈山时被捕的大批革命群众和干部,并且在桂东、桂阳组织了秘密工会、农会10余个。

接着,红五军进入粤北地区,次第攻克广东之城口、仁化、南雄诸城镇。红五军通过在湘南和粤北的活动,筹办了现款数万元以及大批食盐、布匹、药品,将其大部救济了当地的群众,还缴获了约支枪及数万发子弹,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进一步鼓舞了革命群众的斗志。

不久,又发生了军阀战争,江西国民党军队陆续集中到赣南。湘赣边界特委,趁此机会,重整旗鼓,收复了部分失地。

年6月下旬,红五军由粤北经大余返回湘赣边界,先后攻占遂川、宁冈县城。红五军抵边界后,稍事休整,并将部队编为两个纵队,纵队长是李灿和贺国中,党代表刘宗义和彭遨,每纵队辖4个大队,军直辖1个特务大队,共约1人。

4、红五军安福战斗遭遇挫折

红五军返回湘赣边界后,在莲花、永新、宁冈三县交界处作短期休整。7月上旬,湘赣边特委和红五军军委召集联席会议,讨论边界的形势和任务。会上,特委书记邓乾元提出红五军应根据向外发展的方针,夺取安福,说该城只有1个营,兵力薄弱。

彭德怀反对进攻安福,理由是:安福城虽小,但城墙高且坚固,不易攻克,即使能攻克安福,也不易巩固。但由于会上多数人主张攻打安福,彭德怀只好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会议的决定。

7月中旬,红五军进攻安福,不料在距安福城五里之外,即碰到敌人之工兵营与少数靖卫团,双方激战三四个小时,敌即逃回安福城内。红军追至安福城边,发现守城敌军在1个团以上,严阵以待,知中敌计。

彭德怀当即决定撤退,撤至严田附近时,遭到永新、莲花、安福3路敌人的伏击,红军指战员英勇还击,将敌阵打开一个缺口,杀出一条血路,才撤回永新根据地。此役,红五军毙伤敌军余人,缴获步枪83支,俘虏10余人。

但红五军也伤亡余人,军参谋长刘志治、第四纵队长贺国中英勇牺牲,第五纵队长李灿负伤,这是红五军建军以来的一次重大损失。

安福战斗以后,红五军在边界的文竹休整,为了加强战斗力,将第五、第六两个纵队合并为一个纵队,纵队司令王佐,纵队委书记刘宗义、政治部主任滕代远,纵队下设2个支队,支队长分别为李灿、郭炳生。

党代表为何长工、张纯清。支队下设2个大队,每个大队以90杆好枪编成。此外军部还直辖一个特务队。这时,敌人由于忙于应付赣南战争,对湘赣边界无兵可增原有的驻军亦自保不暇,无进攻根据地的能力。

因此,边界的武装割据局面又有所前进,割据区域在莲花有二分之一,永新有五分之二,宁冈有五分之一。“各地的秘密工作,则经常不断的都有长进。”为了加强地方武装,特委对莲花、永新、宁冈数县的赤卫队进行了整编训练,“采取统一指挥,分散游击的战术。”

5、红五军何以返回湘鄂赣?

在湘赣边界割据有了新的进展的形势下,年8月初,赣敌金汉鼎部第六十九、七十团和工兵营齐来进攻边界。8月6日,敌军以4个营进攻宁冈之红五军。

当时,特委提出两个作战方案:一是红五军翻过大小五井开往遂川的黄坳;一是由永新相机向茶陵方向游击。因敌军事先截住了往大小五井的出路,故红五军只得退往永新。红五军到达永新六区时,“敌军亦进逼至距五军不远处。”

此时,湘鄂赣特委派人来,要求红五军返回平江、浏阳、修水地区。红五军军委考虑到,茶、酃地区有国民党两团驻军,如红五军去茶、酃方面,必须对自己不利。同时,红五军自年秋离开湘鄂赣后,即与湖南省委断了联系,考虑到有必要再与湖南省委取得联系,及整顿红五军留在平江的部队,遂决定转入湘鄂赣地区。

8月8日,红五军从永新出发,10日到莲花,11日到萍乡境,13日,在溢溪与敌有小接触,不战而行,17日,红五军进至万载上朱亭,于8月下旬进入湘鄂赣边界地区。

红五军主力离开湘赣边界地区后,湘赣边界特委领导红五军留下的部分部队(王佐部队)及各县赤卫队,在湘赣边界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边界的武装力量王佐部队有枪80-90支,还有红四军留下的迫击炮4门,机枪3挺;袁文才部队有枪70支左右。

10月初,红五军第四纵队由湘鄂赣边到达湘赣边界,协助当地红军和赤卫队先后收复了宁冈、莲花。

30日,边界红军和地方武装攻克永新县城,边界特委机关即由大湾村迁至永新县城。从此,永新成为湘赣边界斗争的指挥中心。随着后来武装斗争的胜利发展和割据区域的推广,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

6、红五军重返后的井冈山形势

年12月初,彭德怀率红五军军部和第一、三纵队重返湘赣边界,与第四纵队会合,随即对敌人展开了新的攻势,很快收复了莲花、宁冈、永新全部,打击了茶陵、攸县和泰和、遂川等县的反动地方武装。这时,湘赣边界红色区域已经拥有宁、莲花、永新、遂川、泰和5个县城,有了4个全县政权,原湘赣边界割据区域已基本得到恢复,这时,红五军还会同赣西、赣南的红军,将湘赣、赣西、赣南3块割据区域基本联成了一片。

年1月18日至21日,在中共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即潘心源)的建议和参加下,赣西特委、湘赣边界特委、红五军军委在遂川召开联席会议。到会代表9人,会议进行了4天。会议讨论了“党的政治任务及红军行动的总目标”。

决定将赣西特委、湘赣边特委合并为赣西特委,将江西红军独立第二、三、四、五团合并,组成中国红军第六军(不久改为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刘士奇,下辖3个纵队。湘赣边的永新赤卫大队的大部和莲花、宁冈赤卫大队各一部编为红六军的第三纵队。准备夺取吉安。

联席会议之后,“六军则由万安、吉水、峡江、水东、水南迫进吉水,五军则相机进取太和、安福、向袁州开进,迫近吉安,与六军对吉安取包围形势,积极发动吉安附近各县的群众,断绝吉安到南昌和赣州的水陆交通,相机夺取吉安”,“此时已二月初,朱毛部队亦由闽来赣南之东固”。

随即红四军前委在吉安陂头召集四、五、六军军委以及赣西、赣南、湘赣边特委的联席会议,讨论赣西南地区的形势与任务。红五军军委因途远被阻,委托红六军全权代表参加。

年3月,红五军先后攻下安福、分宜、袁州(今宜春)县城。5月,赣西红军又夺得万安、宁都两县。至8月,赣西(吉安、太和、万安、永丰、宁都、乐安、永新、莲花、安福、宜春、分宜、新余、峡江、吉水)苏区由零碎的部分发展到各县的广大农村,并相互联系起来,其中永新、莲花、太和、安福、万安、峡江等县,都建立了县苏维埃政权。

人民武装-—赤卫军(队),少年先锋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快发展起来。20岁至40岁的男女工农群众,大都参加了赤卫军,工农家庭的16岁至20岁的男女青年大都参加了少先队。

赤卫军和少先队在平时维持地方治安;当敌人进攻时,就积极扰敌后方,或直接配合红军游击队作战。永新、吉水、太和地区的赤卫大队奉命编成红二十军后,又组织了新的赤卫大队。

7、王佐、袁文才事件

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赣西南地方红军配合下,攻克吉安,随即又连克新余、峡江、吉水等县城的广大地区。至此,赣西各割据区域连成一片,为湘赣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联接起来。

在此期间,湘赣边界发生了武力解决袁文才、王佐部队的事件。

袁、王部队是靠江湖义气和封建帮会组织起来的,井冈山客家人的两支农民武装,在大革命失败前后,他们以“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为号召,以农民自卫军为旗号,积极参加了打击土豪劣绅,抗击官府进剿的斗争,得到当地贫苦农民的欢迎。

袁文才在年底加入了共产党。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确定了对他们采取团结改造的正确方针。以后他们的部队改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后又改为红五军第六纵队)。王佐也于年4月中旬加入了共产党。他们在创建和坚持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在年,边界特委一些领导人向中共中央和红五军领导人反映了袁、王的问题。由于中共“六大”决议案中有“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时,“他们的首领应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均应完全歼除”的规定和当时中央领导干部中存在着“左”的思想,对这些并非实事求是的反映信以为真,并于年底派彭清泉到湘赣边界“解决袁、王问题”。

彭到后,在年1月的遂川联席会议上作出了武力解决袁、王的决定。2月下旬,彭清泉与边界特委作出了立即解决袁、王的部署,并给红五军去信,调部队回永新解决袁、王。特委书记朱昌偕亦赶到红五军驻地洲湖向军委报告“袁文才、王佐要叛变”,“请求五军立即出动挽救这一危局”。

按照中央巡视员和特委的指示,23日晚,红五军第四纵队受彭德怀军长之命,于24日拂晓赶到永新县城,包围了袁、王及其部队的驻地,将袁、王部缴械。袁文才在住所被特委书记朱昌偕枪杀,王佐闻讯逃出东门,不幸涉水过河时淹死。无根据地说袁、王“要叛变”,终于酿成了错杀袁、王的历史悲剧。

袁、王被杀后,给边界的革命斗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从此丧失。

导致这一错杀事件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共党内由上到下普遍存在的一些“左”的政策与情绪所导致;其次是严重的土客籍矛盾的地方主义农民意识的影响;还包括袁、王本身和他们的部队的一些不良习气,以及红五军领导人的偏听偏信。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来怎样红五军何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