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是各省市区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从高校选拔的重点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作为党政干部和机关高素质工作人员的人选。在基层工作锻炼,是选调生的必经之路。
在首部选调生纪录片《学霸上山》中,毕业于清北、交大、人大等高校的学子,去到云南省昆明市东山区各乡镇担任驻村干部。他们中间,有人说,“如果不是当选调生,我可能这辈子也不会来到这座大山”,还有人说,“贴入基层,让你产生共情,这种共情会让你有一种使命感”。
始从象牙塔走出的选调生,远离繁华的都市,融入乡镇和农村,在基层的广阔天地,扎根、淬炼、成长。
01坚定初心
理工男的“一腔孤勇”
“年夏天开始准备笔试,年1月18日考试,2月26日公布成绩。5月底开始考察工作,6月底体检,年7月22日出了最终结果。”
欧华东对每个时间节点都记忆深刻,尤其是得知自己成功入选时,他的那份激动不已的心情,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感慨万千。
目前就职于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的基层选调生欧华东曾就读于自动化专业。在老师和同学看来,本专业深造或就业的前景都十分良好,所以他们对欧华东决定考取选调生,做与专业相关度不大的工作时都感到有点惊讶。
但欧华东内心非常坚定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选调生队伍服务人民群众的本质,与他四年以来的个人追求相一致。
大学四年,他参与过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学校学院两级的学生工作和各种活动等,在不断的体验与磨合中挖掘到自我兴趣和价值实现所在。欧华东由衷表示,“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我收获到很大的满足感。”
图为欧华东向镇干部请教工作事宜(右一)
成为一名选调生后不久,在一次下乡过程中,欧华东就遇到了难题:向一群听力减退的老年人解释民生政策。有些爷爷奶奶坚持己见,尽管欧华东说得口干舌燥,但结果仍收效甚微。
当时,细心的欧华东注意到外面起风了,考虑到爷爷奶奶们都在室外站着,他赶紧送爷爷奶奶进屋休息并端上温水。在这个举动之下,爷爷奶奶的态度和蔼了许多,后续也愿意配合他展开工作。
欧华东对此感慨颇深:做群众工作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两颗真心的“碰撞”,必会产生温暖的回音。
02扎根生长
最好的一堂课
“亲身实践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工作于龙岩市长汀县的黄鑫采回忆起两年来的乡镇工作经历颇有体会。
年,黄鑫采作为当年莆田学院护理学院唯一一名“上岸”的选调生,顺利通过层层考核筛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意识到,想要家乡富起来,首先得从基层做起,从群众入手,并且要善于总结经验。
与土生土长的当地工作干部相比,选调生是“空降兵”。如何适应基层生活,如何架起与村民沟通的桥梁,如何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对于初入职的黄鑫采来说,都是一道道难题,是他必须经历的“破茧成蝶”的过程。
“基层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东西是在学校的时候无法想象的,加上年轻人在基层确实比较少,工作的压力就大部分都会往年轻人这边倾斜。”从舒适的校园到复杂的基层,特殊的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也曾压得黄鑫采一度喘不过气来,对生活感到迷茫。
从落实中央下达到村内的每一项扶贫政策到解决群众家中的大小纠纷,从空心房拆除、危房摸排到旱厕改造,从党务建设到新农合收缴,大小事务,都需要黄鑫采的亲力亲为,事无巨细。
这一刻,包村干部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既要独当一面,单打独斗,又要上下密切配合,齐心合力,共克时艰。“既然当初选择了走这条道路,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去完成它,在能力范围内做到做好,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靠着这一份自我激励的信念,黄鑫采坚持了下来。
图为黄鑫采正在进行人口普查工作(右一)
凭着自身原有的地区方言语言基础,加上在校时担任班级组织委员的工作经历,黄鑫采很快就融入了这份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成为了服务群众的一把“好手”。
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他每周3-4次深入群众的家中,和村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近期生活上是否遇到困难,如何给予帮助,解决难题,有效提升村民幸福感。
一次次的交流往来中,他得到村民们的认可,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清楚自己的使命和梦想,进一步把握家乡发展的“痛点”,为家乡的发展规划出谋划策,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新生力量。
“平凡的基层生活,也许没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但经验的日积月累,就是在为大成就做铺垫。”黄鑫采表示,这些宝贵的工作经验是推动这片大地前行的重要力量,只要基层在进步,无论是以点带面也好,还是先富带后富也好,只有坚持眼睛向前,脚步向下,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能造福一方百姓。从一砖一瓦到一草一木,都足以令人动容。
03脚踏实地
迅速成长的这两年
陈文勇毕业于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矿物加工专业,年,通过选调生选拔的他被安排到家乡——福清市镜洋镇工作。
陈文勇说,很多选调生在参加工作之前都会有在基层干出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但工作之后,大家都是要从最基本的写材料、做会务等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过于浮躁,“只有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
“基层工作真的非常锻炼我们的能力”,陈文勇坦言,基层工作是“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通常一名基层干部要对接上级多个部门,一般还会让大家包村,需要经常性下村推进工作。
就实操和培训方面,他分享道:组织部门非常重视选调生队伍,单位领导会安排大家到各个岗位锻炼;定期开展选调生培训班,给大家学习充电的机会;公务员遴选考试会给选调生安排专岗等。
图为陈文勇向群众解释征迁政策
在工作中,陈文勇接触到了镇侨联主席“老林”。老林是一名退休干部,七十多岁高龄,还每日奔波在联系侨眷、慰问困难群众的路上。
疫情期间,他多方联系海外华侨,为镜洋镇争取来了上百万的防疫资金。每年,老林都会将他作为侨联主席的补助金交给党组织。老林说,“我作为一个退休干部,生活条件也还过得去,退休后还做这份工作,不是为了补助金,而是出于热爱和老党员的初心。只要还有一份力量,我就想继续为大家服务。”
陈文勇一直把老林视为自己的榜样,希望自己能向他看齐,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两年的基层工作,让陈文勇更加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使命在肩的责任感,虽然自己很渺小,但是通过自己的工作,真的会让一部分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点,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陈文勇说。
对于目前已经考完年福建省选调生资格考试,焦灼等待录取名单公布的学子来说,入围选调生,是他们最朴实的新年愿望。
“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县是贫困县,虽已摘下‘贫困帽’,但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我不负组织培养,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年备考选调生宋式芳如是说。
怀一腔赤诚来到基层,尽心尽力对待每一项工作,通过“积小流”而“成江海”,练就基层选调生的“十八般武艺”,探索、实现人生的另一番价值,这就是选调生们的成长轨迹。
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从校园到基层,他们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献给大地,深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青春力量,展现新生代的蓬勃活力。
来源:中青校媒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