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焦点访谈丨缅怀与铭记6000闽西子弟血
TUhjnbcbe - 2025/2/22 11:43:00
15:06

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们用双脚踏寻先辈足迹,重温那段革命壮举,再次感受伟大长征精神。

在红军长征途中,曾经有这样一支队伍——红34师。他们绝大部分都是闽西人。在年11月底的湘江战役中,红34师作为后卫师,为了掩护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以全师牺牲为代价,换取了主力红军的西进。闽西子弟从此长眠于此,少数幸存将士被打散后,最后也客死他乡。给这些长眠在外的红军将士寻找到亲人,也成为现在很多人的心愿。

这一行70多人,都是红34师的闽西红军将士的后人。6月26日,他们从闽西出发,来到广西湖南,在先辈们战斗牺牲的地方祭奠缅怀,经过多年找寻,终于在湘江边找到了先辈的名字。这次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烈士后人,年纪最大的82岁,年纪最小的只有7岁。烈士后代李增员带来了家中的保存80多年的老物件——李增员的爷爷李明辉当年参加革命时戴的袖章。

80多年的思念凝聚在这一刻,他们中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而这次活动的发起人福建龙岩电视台记者邱学军,已经是近三年第九次来到湘江之畔。

邱学军不是客家人,也不是红军后代。作为媒体记者,邱学军之所以要帮烈士寻找亲人,还得从三年前热播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说起。这部剧是以长征初期红34师壮烈事迹为事实创作,在福建长汀拍摄。邱学军作为龙岩电视台的记者,报道电视剧拍摄和播出的情况,从此与红34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福建龙岩电视台记者邱学军说:“后来我就去北京采访闽西籍的将军后代,他们特别生动地讲了一些他们的父辈长征或者说关于湘江的一些事情,就是一些打仗特别感动人、特别悲壮的经过。”

韩京京是邱学军的采访对象之一,他的父亲韩伟,就是当年湘江战役的“铁血后卫”——红34师团团长。当年,掩护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以后,红34师被国民党军包围,伤亡惨重,韩伟为了保护师长陈树湘向湘南转移,率部突围战斗到弹尽粮绝,从山崖上纵身跳下。后来他和两位战友被当地一位名叫王本生的草药郎中救下,藏在自家地窖当中幸存了下来。

如今,在王本生家对面的山坡上,一座红34师烈士墓掩映在青草绿树间。这座墓是韩伟的后代韩京京和另外4名红军后代所修。当年红34师名闽西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他们大多数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退休以后,韩京京开始做一件事情:寻找34师的英魂,铭记历史。他带着同是闽西老红军后代的爱人,到闽西、广西、湖南等地,重新走过长征路线,在沿途寻找34师遗落的记忆。

韩京京说:“我也想找回我们红34师这多个红军将士的名字,只可惜努力到今天也仅仅找到了个,这是在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党史办、龙岩和三明两市民政工作的当时那些同志们的努力之下,由龙岩、三明两市共同凑成了这个名字,也只占那支部队的很少一部分。”

年是湘江战役75周年,经过数年苦苦寻找未果,韩京京遵照父亲的遗愿,在湘江畔为红34师的名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

韩京京说:“我实在是找不到这些烈士们的名字了,只好在灌阳的烈士陵园里面立下一块小小的纪念碑,在那个基座上我写下了那样两句话:“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34师闽西红军将士们永垂不朽!”

0多个经过多方努力核实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名字,随无字碑一起立在湘江边的山坡上。

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历史故事,让邱学军有了实地走访湘江战役的战斗旧址和纪念碑园的想法。

闽西的客家人有春分祭祖的习俗,年3月,邱学军第一次带着二三十名红军烈士后代寻亲,来到了湘江边上。

邱学军告诉记者:“赶在他们客家人祭祖,他们扫墓是春分,所以后来当时就赶在春分之前,到那边去,等于说把他们的英灵请回来,回家了嘛。我跟我一个朋友一块儿出钱,那次去2万多(元)。我爸爸就说,你怎么这么傻啊,生了个傻女儿。你自己就那么一份工资收入,你也没买房,也没买车,你干吗把钱全花在这上面。他们说我是走火入魔,就是说彻底被红34师感化。”

邱学军先后几次来到湘西桂北实地探访,深入的了解使她对这支红军队伍更加钦佩。当年34师师长陈树湘因腹部受伤被俘,在押解途中不甘被俘,用断肠方式壮烈牺牲,时年29岁。当年,陈树湘率领余部多名红军官兵转战于湘南道县、永明、江华、南山、宁远之间的山区,少数幸存将士隐姓埋名藏匿于民间。

当时师部传令班长林中辉腿负重伤,在道县四马桥镇被百姓救助,一直藏匿在山上一座寺庙中。后来结婚生子,他给儿子取名林福建。在福建老家,林中辉的父亲当年也参加了红军。最终,母亲在老家等了30多年,解放后哭瞎了双眼,到离世那天也没等到父子俩回家。林中辉在林福建4岁的时候离世,除了姓名当中隐藏的这个密码,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成年后林福建也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的儿子取名林古田。

邱学军说:“几十年了,二十几年的这种归乡路,他自己因为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想他这也是对家乡的一种一代接一代的盼望,情结,我爸没走完的路我得接着走归乡路,如果我一旦没走成,我儿子能走吧。”

初步确认了林福建的身份,邱学军决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林福建回家。在邱学军的帮助下,林福建把户口迁回了福建老家,当地政府还给他办理了低保,但80多年过去,老房子已经倒塌,住的地方还是个问题。

爱心人士陈贺如说:“我祖辈上爷爷也有两个兄弟都是红军,他们也牺牲在战场上,所以我跟他也是兄弟一样的。我们也听到了林福建想回福建的这个事情,他们在湖南过得会比较辛苦,所以要回到福建的话,首先要有一个住的地方。我们也是想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帮他们建房。”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目前林福建的新房主体部分即将完工,估计在今年10月份左右就能入住。

今年7月1日,一些曾经在年随邱学军第一次到广西寻亲的闽西红军烈士后代再次来到湘江边上,和再走长征路的记者一起祭奠缅怀。

湘江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注定永留史册。红五军团34师这支全军著名的“铁血后卫”,以全师牺牲为代价,换取了革命的胜利。正如无字碑上写的那样,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

时隔85年,在缅怀与铭记中,这道永不褪色的红色光芒依然闪耀,激励着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焦点访谈丨缅怀与铭记6000闽西子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