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他一枪不发智取三城,腊子口天降神兵,毛主
TUhjnbcbe - 2025/5/7 16:1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5212076.html

一个人的绰号往往能直观地反映他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将军被大家称呼为“白袍小将”,就连毛主席都曾说过:“我的白袍将军来了,我们一定会旗开得胜。”

那么,这位白袍将军到底是谁?为何毛主席会如此看重他?他又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年10月27日,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降生了一名男婴,取名为杨成武。杨成武的父亲母亲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虽然那个时候日子过得艰苦,但他们还是节衣缩食,将杨成武送进了学堂。

在学堂读书的杨成武不辜负父母期望,以优异成绩考进福建省立中学。在那所学校里,杨成武接触到革命思想,结交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渐渐地,他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年1月,杨成武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完全改变他的生活轨迹。那一年,他弃学回家,跟随启蒙老师张赤男参加了“闽西暴动”。在那场暴动中,杨成武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广大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站起来反抗,闹革命。

闽西暴动后,杨成武便加入了红军,在队伍里担任宣传队中队长的职务。后来,他又被编入到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军长征时期,杨成武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带领红四团过关斩将,立下了不朽功劳,也正是在那段时期里,杨成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白袍小将的名声也在队伍里广为流传。

最让笔者佩服的,还是他机智过人。一枪不发智取三城,为我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年3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佯攻贵阳。

当时,蒋介石不知道这是红军的计策,于是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贵阳,同时还发布命令说:“死守贵阳,与贵阳共存亡。”

当蒋介石这边做好一切准备后,红军又离开了贵阳,直指金沙江,毫无疑问,红军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被动的局面,跨过金沙江。

然而,想要跨过金沙江,就必须经过禄劝、武定、元谋这三座县城。当时,这三个县城里根本就没有驻扎正规部队,都是当地的一些杂牌军,民团等。

不过,虽然这些杂牌军战斗力没有办法和正规军相比较,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人数众多和熟悉当地的地形。

凭借着这些优势,他们可以耽误红军不少时间,而红军目前最紧缺的就是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军委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先头部队红二师红四团智取这三座县城。

这项命令下达后,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赶紧找到了红四团政委杨成武和团长黄开湘,将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情况向他们说明,同时还特别强调:“凭借着你们队伍的战斗力,要想夺取这三县,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为了争取时间,你们只能智取。”

说完这句话后,聂荣臻看了看杨成武等人,继续说道:“此地少数民族众多,习惯和风俗也大不一样,你们过去后一定要尊重人家的风俗,而且他们只知道中央军,不知道红军,所以你们要耐心地向他们宣传红军。”

杨成武和黄开湘坚定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两个年轻人,聂荣臻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这次谈话后不久,杨成武和黄开湘便回到了部队,他们稍微准备了一下,就带着部队直接上路了。

翻过一座大山,再走了几十里路,杨成武和黄开湘便看见前面有一群人,由于距离有点远,他们并不能清楚地了解情况,一旁的黄开湘问杨成武:“你眼睛尖,能看清楚他们是谁吗?”

杨成武定眼一看,只见这群人身穿特殊的服饰,每个人腰间还别着一把大刀,应该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他将观察到的结果告诉给黄开湘,黄开湘听到后说:“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发现我们了,我们到时候要尊重他们的风俗,和他们沟通,请他们给我们让一条道。”

杨成武点了点头,决定亲自前往。他独自一人来到那群人面前,那些人看见有人过来,瞬间就提高了警惕。杨成武见状,微笑地说道:“我们是红军,需要北上抗日,如今途径此地,请你们给我们让一条路好吗?”

这句话一说完,人群中走出了一个大汉,看他的样子,应该是这群人的首领,掌握着话语权。只见他对着旁边一位青年人的耳朵说了几句话,青年人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杨成武,说:“我们只听说过中央军,没有听过红军,红军是做什么的?”

杨成武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不慌不忙地说道:“中央军专门欺压百姓,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红军不一样,红军是一支正义之师,是为人民打天下的队伍,深受百姓爱戴。”

青年人听到后,将杨成武的话翻译给大汉首领,大汉首领眼中流露出一丝怀疑,他接着又提出了好几个问题,但每次杨成武的回答都让大汉首领很满意。渐渐地,在交谈中,杨成武取得了大汉首领的好感和信任。

最后,大汉首领带着杨成武来到了寨子里,只见前方有一片很大的空地,在空地的中央,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十个碗,

杨成武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旁的青年人赶紧解释道:“我们首领要求你用枪射击这十个碗,并且十个都要打中,才能放你们过去。”

杨成武看着面前的十个碗,自信地说道:“这并不难。”说着便拿起枪,瞄准这十个碗,只听见连续十声枪响,十个碗变成了碎片。

一旁首领见状,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夸赞杨成武好枪法。

就这样,杨成武通过了首领考验,带着队伍离开了寨子,走的时候,杨成武还特意留下了一些布匹,这些东西正是这个寨子迫切需要的。

离开寨子后行军一个小时,杨成武等人来到了禄劝县城外,他记得聂荣臻说过,夺取这三座县城,只能智取,所以一路上他都在思考,要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三座小城。

想着想着,没过多久,杨成武和黄开湘便找到了方法,只见他们拿出许多以前缴获国民党的衣服,将这些衣服分发给红军战士们,并对这些红军战士们说:“等会儿我们全部换好国民党的衣服,冒充他们夺取三座县城。”

红军战士听到后,也都心领神会,知道杨成武具体的用意,不到几分钟,红四团的战士们都换好了衣服。

当杨成武带着红军战士来到禄劝县城门口的时候,城门上一位民团哨兵也看到了杨成武,由于突然出现这么一队人马,哨兵此时非常紧张,他赶紧拉响警报,声音惊动了所有的民团和杂牌军。

只见城门缓缓打开,一群人冲了出来,为首的一人大声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杨成武佯装生气,给一旁的侦察连连长王友才使了一个眼色,王友才立刻心领神会,大声怒道:“你们眼睛长哪里了?我们是中央军,还不快点让我们进去。”

王友才这一吼,瞬间镇住了对面的杂牌军,只见他们议论纷纷,拿不定主意,其实他们也没有见过真正的中央军,只是以前听上司说过,红军大部分穿得像农民,而眼前这些人,个个头戴大檐帽,脚穿皮靴,似乎还真是中央军。

见对面不说话,杨成武假装有些不耐烦,一旁的王友才赶紧说道:“你们在干嘛?还不快来迎接。”这时,杂牌军带头的人颤颤巍巍地说道:“请问长官是什么官阶啊?”

听到此人的话后,杨成武心想:“没想到还挺谨慎的,既然如此,我也要装得像一些。”于是,杨成武假装厉声说道:“没看到我肩上的星吗?我是上校团长,从昆明过来办事的,你敢耽误军情,当心掉脑袋。”

杂牌军带头人一听,瞬间慌了神,这是他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官,虽然得罪不起,但他还是说:“长官,我向上面通报一下,您稍等片刻。”

等待的时间没有很久,但对于杨成武来说却是十分难熬的,他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上级会不会识破他们的身份。

就在杨成武内心忐忑的同时,杂牌军派去通报的人也回来了,只见他低声说了几句,杂牌军带头人听到后,立刻浮现出谄媚的表情,就连腰也弯得更下去了。

他们打开城门,将杨成武等人迎了进去。在城里走了没多久,便来到了禄劝县府外,看着眼前这栋气派的建筑,和周围破旧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成武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这都是平时县长剥削劳动人民的结果。

而此时县长也听到了门外的动静,赶紧起身出来迎接,还说要大摆宴席,为杨成武等人接风洗尘。

等所有的红军战士都进到城内后,杨成武再次给王友才使了一个眼色,只见王友才跳了出来,用枪指着县长的头,大声地说道:“我们是红军,还不快点缴械投降。”这句话一说完,所有的红军战士都拿枪对准了目标。

禄劝县长和杂牌军们直到现在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些人并不是中央军,而是红军。不过就算再怎么后悔,此时也已经晚了,他们只好把枪放下,成为了红军的俘虏。

之后,杨成武等人通过同样的方法,夺取了武定、元谋两座县城,没有开一枪,两天之内夺取三城,为我军的大部队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也为巧渡金沙江埋下了伏笔。

杨成武等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表扬,毛主席知道后夸赞杨成武说:“军中赵子龙就是他。”

年9月,中央红军到达莫牙寺,准备经过岷县前往陕北,由于并不清楚岷县当地的地形,于是毛主席找来了侦察科长刘忠,让他带一批人前去侦查地形。

几天后,刘忠返回部队汇报情况,他说:“要想到达岷县,必须经过一个叫做腊子口的地方,腊子口有一条河,叫做腊子河,河水湍急,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唯一通过的方法就是腊子河上的那座木桥,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敌人已经在木桥四周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

毛主席听到刘忠的汇报后,来到了地图前,心里正默默地思考着,经过一番思考后,毛主席决定由红四团攻打腊子口。

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得到命令后,赶紧带领红四团前往腊子口。通过望远镜的观察,杨成武发现敌人在木桥周围已经做好了工事,桥的东侧还有一些碉堡,想要冲过去,无疑是十分艰难的。

由于不清楚敌人的火力情况,于是杨成武下令,让一批战士进行火力试探,一番试探下来,杨成武最终得到了敌人防御的弱点。

敌人虽然在桥东设置了碉堡,拥有强大的火力,但是这些碉堡却没有盖顶,把自己的弱点完全暴露出来。

敌人把大部分火力都集中在正面,而两侧的高山悬崖却被忽视掉了。

得到这些结论后,杨成武心想,要是能组建一支队伍从悬崖处攻击,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碉堡,到时候敌人将会处于被动的局面,但是这里的悬崖又高又陡,实在是不容易攀登,要怎么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呢?

为了讨论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红四团的干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每个人都积极发言,群策群力,但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于是,杨成武把这项会议扩大,让全体战士都参与进来,各连连长收到命令后赶紧召集士兵,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讨论会议。

就在这场会议上,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站了出来,他对杨成武说:“政委,我能爬上去。”一旁的其他战士听到后,将信将疑地望着他,不知道这个红军战士会有什么好办法。

杨成武也很好奇,他打算单独找那名战士谈谈,因为只有掌握了方法,就能让更多的战士爬上去。

晚上,那名红军战士来到了杨成武的临时指挥所,他朝着里面大喊:“报告!”杨成武听到后回了一句:“请进。”红军战士精神饱满地走到杨成武的身边,给杨成武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杨成武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名红军战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家都叫我云贵川。”杨成武点了点头,热情地招呼云贵川坐下,笑着问道:“之前在开会的时候,我听你说,你能爬上去,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云贵川清了清嗓子,回答道:“以前我没有参军之前,经常会跟着爷爷进山采草药,那里也有很多悬崖峭壁,非常陡峭,常人很难爬上去,但是使用爷爷教给我的方法后,每次都能如履平地。”

听到这里,杨成武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是什么办法呢?”云贵川回答说:“政委,我们会使用一根很长的竹竿,在竹竿的头部安放一个坚固的钩子,等到爬山的时候,用这个钩子勾住悬崖上的树根或者是岩石,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爬上去了。”

杨成武听完后,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这个方法也许可行,我们可以先进行一次尝试,你愿意吗?”

云贵川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声地说道:“我愿意。”第二天,杨成武和红四团的战士们来到了距离木桥两百米处的一座悬崖旁,因为这里的山都是向外突,所以会形成一个死角,敌人很难发现杨成武等人。

当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杨成武对云贵川说:“万事都要小心,期待你平安归来。”听到杨成武的关心后,云贵川格外感动,他迅速脱下了鞋,拿起前一天晚上就制作好的竹竿,来到了悬崖底下。

只见他将这根竹竿向上一举,直接勾住了悬崖峭壁上的一个树根,然后纵身一跳,顺着竹竿一点一点往上爬。很快,他就来到了竹竿的顶部,身体紧贴着悬崖峭壁,将竹竿再次举起,勾住另一个树根,小心翼翼地往上爬。

当云贵川爬到中间位置的时候,他的一只脚不小心踩空,整个人瞬间就失去了平衡,下面的红军战士以及杨成武见状,都不由得提着一口气,发出一声惊呼。

但是很快,云贵川便重新掌握好平衡,这时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十几分钟后,云贵川终于爬到了悬崖顶部,和全体战士招手后,他又顺着原路爬了下来。

等落到地面后,他兴高采烈地来到杨成武身边,笑着说:“政委,可以爬上去。”杨成武也很高兴,心想,这回夺取腊子口将会变得简单很多。

就这样,杨成武让全体战士们做好准备,打算在当天傍晚发起攻击,他一边让侦察连的战士跟着云贵川制作攀爬工具,一边让其他战士做好战斗准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来到了傍晚,随着杨成武一声令下,红四团的战士分成两股,一股攀爬迂回,带上充足的手榴弹,一股背上枪支,打算正面进攻。

战斗一触即发,六连连长杨信义,指导员胡炳云临时组建起一支突击队,打算从侧面攻击敌人,而其他战士则正面攻击,迷惑敌人。

当突击队悄悄来到桥头阵地的时候,他们的行动暴露,敌人向突击队扔出十几枚手榴弹,弹片飞射,没有办法,突击队只好暂时先隐藏起来,等找准机会再发起攻击。

这场战斗打响后,立刻引起了周围国民党的注意,其中就有鲁大昌驻扎在岷县的好几个团,他们听到枪响后,立即倾巢而出,进行增援。

而此时杨成武还没有得到攀爬迂回部队的任何信息,心里很是焦急,这场战斗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敌人得到了增援,后果将不堪设想。

敌人在打退突击队后,以为红军已经撤走,个个骄傲自满,放松了警惕,周围枪声渐渐变得稀疏,敌人正躲在碉堡里休息。这时,胡炳云带着突击队成员再次发起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胡炳云发起进攻的时候,攀爬迂回队也到达了山顶,他们释放信号弹,给山下的杨成武传递信息,杨成武见状,也赶紧让战士释放信号弹。自此,红四团的总攻正式发起。

山顶上的红军战士拿起一枚枚手榴弹,朝着山下敌人的碉堡扔去。当时碉堡里的敌人只看见一颗颗手榴弹朝着他们飞来,落在地上形成一团团火云,他们以为这是天降神兵,个个方寸大乱。

而的突击队成员以及其他红军战士也纷纷冲了出来,对敌人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没过一会儿,敌人溃败,红军战士占领了碉堡阵地。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他们通过这种方法,继续向峡谷里的敌人发起攻击。

峡谷里的敌人看见前面已经失守,知道大势已去,全部都无心恋战,红军战士又轻而易举地歼灭了峡谷里的敌人。

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让敌人见识到了什么是天降神兵,我军战士在面对如此不利的条件下,依旧能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是红军战士,红军将领智慧的体现。

看完这些,我明白了毛主席为何会说杨成武是军中赵子龙,明白他为何会说出:“我的白袍将军来了,我们一定会旗开得胜。”这样的话。属于杨成武将军的传奇战绩还有很多,他是当之无愧的白袍将军,军中赵子龙。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一枪不发智取三城,腊子口天降神兵,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