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蝶变古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7/2 17:09:00

如今,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人气火爆的场面都会在古城长汀上演——卧龙书院、店头街、古城墙、古戏台、八喜馆等景点处处人头攒动,游客和本地居民各得其乐,或欣赏夜景,或品尝美食,或听戏休闲。

汀州古城保护,始于古城墙保护。“长汀是唯一基本将原有古城池格局保留下来的历史名城。”据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负责人陈遇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汀州城墙仅剩多米,岌岌可危。年,当地出台了古城保护规划。年,长汀修复了米的古城墙,迈出了古城修缮的第一步。

年,40名离退休老人组成的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成为保护古城墙的第一个民间团体。协会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修复,并获得官方的全力支持。至年,长汀共修复城墙米、城门和城楼4座,新建一个洞门和若干亭、阁、诗碑。

年,汀州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如今,协会的老人们已不用为筹措修缮经费而奔走,但安全巡查、保护宣传仍是他们每月的必修课。

年,长汀县成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是全省唯一的名管委。当地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名城建设,如将大小宗祠交由理事会修复,将报恩寺交由长汀佛教协会牵头组织修复。长汀县名城管委会副主任李靖生说,“古城的保护修复也激活了本土传统技艺”。

在长汀卧龙书院,游客们一边参观着一栋栋古朴的客家建筑,一边了解着客家书院文化。这个始建于唐宋,闻名一时的书院坐落于民居与旧祠堂林立的古城南大街。卧龙书院的重建,成为长汀四大历史街区的又一处文化符号。而在书院的众多建筑中,有一栋是由著名演员成龙年捐赠给长汀的徽派古建筑。

多年的历史,古城长汀的四大街区完备,犹如一块已经基本成型的古玉。如何在规划上做好这块古玉的文章?长汀给出了“以金镶玉”的规划思路,即用汀江河串联东门街、水东街、店头街3条历史街区,实施“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修复利用,在汀州城这块古玉周边打造黄金带。“十万人家栖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要以汀江为纽带,串联各点,恢复古汀州的繁华。”李靖生说。

长汀县城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保留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长汀做起了“加减法”:古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当地确定“南拓北扩”思路,尽可能地将政府机构、医院、学校搬离,既缓解古街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又留下居民的“烟火气”。

为了保证建筑原汁原味,名管委继续请来了当地建筑界的“土专家”黄友柏。年,他开始参与到四大街区的建筑修复工作。“那时店头街古建筑残破不堪,各式民居夹杂其间,极不协调。”黄友柏说,自己和团队通过管网下地、雨污分流、古建筑修复、坡屋面改造等措施,重塑古街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当地针对历史街区的每条主街主巷进行特色分析,对核心街区文态和业态做合理布置。李靖生说,“东大街是古汀州的文化聚集区,就重点修复了天后宫等,而水东街是商业聚集区,就重点规划发展服务业”。

目前,四大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均在顺利进行。年,店头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以民国建筑风格为主的水东街已完成宋慈路立面改造27栋,目前正进行全面修复苏区“红色小上海”时期的特色沿街建筑群。

如今,在古城长汀保护的核心区,“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修复利用工程渐趋完成。两年来,宋慈航栈、宋慈画舫、汀州驿站等项目相继建成。此外,卧龙书院、八喜馆、水东街红色政权旧址等展陈布置也先后完成,古城风采更加全面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凤凰已飞上枝头,长汀仍养在深闺。”这是当地人对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口中的两个“中国最美山城”曾经的回应。而今,名城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当地环境持续向好,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名城效应”已日益显现。年,长汀古城保护进入新阶段,《龙岩市长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于当年正式颁布实施。

本文来源:福建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蝶变古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