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文物告诉你从建党到建国
TUhjnbcbe - 2020/12/20 17:56:00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共产*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周年了,百年间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此为契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于8月21日至11月8日举办“不忘初心伟大征程——从建*到建国红色文物史料展”。此次展览由上历博(上革博)联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主办,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协办。

展览依托各馆的藏品特色,通过近百件红色文物,详细介绍了从中国共产*创建到国共两*合作、大革命失败、走上长征之路,从全面抗战到内战爆发,直至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展品中包括珍贵文物49件,11件为首次展出。

下面,一起探寻这些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吧。

点亮中国

年德文版和年英文版的《共产*宣言》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该同盟委托,共同起草了《共产*宣言》。年2月,德文版的《共产*宣言》在英国伦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组织的纲领。年至年,他们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了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尽管它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震撼了整个世界。

为了便于阅读宣言,将其翻译成中文的重任便落在年仅29岁的陈望道肩上。

当年,在浙江义乌家乡的一间柴房中,陈望道依据陈独秀和戴季陶提供的《共产*宣言》英文本与日文本,并找来以往各家所译片段进行参阅,潜心将此译成了中文。之后,陈望道来到上海,把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的《共产*宣言》交给不仅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精通日、英、德语的李汉俊,请他校阅。因《星期评论》停刊而无法公开发表陈望道的译作,于是陈独秀跟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和杨明斋等人商议,筹措资金。很快,就在上海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建起了一个小型的秘密印刷所——又新印刷厂。年8月,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就在这里问世了。它以“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形式,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发行,共刊印了0本,封面为水红色,印有马克思半身坐像,全书竖排版,用3号铅字刊印,共56页。有意思的是因排字工的疏忽,书名被印成了《共*产宣言》。于是,研究社在9月立即再次印刷,并将书名改为《共产*宣言》,原先水红色封面则改为蓝色。这也成为今天我们辨别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的重要依据。

《共产*宣言》这部光辉著作在中国经历了从翻译片断到全文,从少数知识分子中的流传到全国范围的传播,最终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与指南。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人不忘初心,为实践《共产*宣言》前赴后继。

年德文版和年英文版的《共产*宣言》

东方破晓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人员使用的菊花砚年7月23日,*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十多天后的8月11日,也是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其主要任务是联络和团结工人,开展工人运动,为争取组织工会的权利而进行斗争。据罗章龙回忆:书记部的名称由马林引荐,来源于英文“TradeUnionSecretariate”。次年7月,书记部被查封,后迁往北京继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直接指导下,从年1月至年2月,安源路矿、开滦煤矿、京汉铁路等工人相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年5月,因全国总工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完成历史任务而宣告撤销。

这方菊花砚是年马林与高君宇、罗章龙等作为书记部的工作人员使用的。马林是荷兰社会活动家,年至年期间,他受列宁委托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来到中国,帮助筹建和参加了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两*的第一次合作,推动了以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为目标的国民革命。他离开中国后,砚台就由高和罗使用。高君宇病逝后,菊花砚一直由罗章龙收藏。直至20世纪90年代,罗章龙将其赠送给马林的女儿西玛作为纪念,后又捐赠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孙中山聘鲍罗廷为国民*改组教练员的委任状为了能适应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国民*改组被提上了议程。年10月,应孙中山邀请,苏联*府代表鲍罗廷来到广州。为了具体筹划改组工作,孙中山聘请鲍罗廷担任国民*改组教练员(后又聘为*治顾问)。孙中山表示请鲍做教练员,是为了“使之训练吾*同志。鲍君办*极有经验,望各同志牺牲自己的成见,诚意去学他的方法”。鲍罗廷则向孙中山建议国民*的基层组织采用执行委员制,并在广州试行。

此后,鲍罗廷起草了《中国国民*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后由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并经孙中山同意,在大会上审议并通过。草案对三民主义作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国民*一大的召开也标志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革命的步伐由此大大加快。然而,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变。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府正式作出“分共”决定,对共产*员和革命群众进行清洗和屠杀。

星火燎原

中国红*历史上第一套正规*装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的第一枪。经过各地举行的一系列起义,*进入了创建红*的新时期。

年1月,红四*从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3月12日到达福建长汀四都,14日在长汀长岭寨消灭了福建省防*第二混成旅余人,取得了红四*入闽第一仗的胜利,并乘胜进占长汀城。通过打土豪筹款,红四*制作了套*装,第一次统一了着装,部队面貌由此焕然一新。这身*装就是中国红*历史上第一套正规的*装。

此时年轻的共产*人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他们秉着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斗志奇迹般地度过了黑暗的时刻。

贺页朵的入*誓词“牺牲个人,言首糹必蜜(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伏(服)从*其(纪),永不叛*。”这份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之手。年,贺页朵毅然投身革命。由于表现出色,年1月*组织批准了他的入*申请。这份入*誓词尽管24个字中有6个错别字,但却丝毫不影响他对理想的执着。从义无反顾地写下誓言的那一刻起,贺页朵就以革命者的身份,真正投入到*的事业中。他以榨油职业为掩护,将自己的榨油坊设为秘密交通站,为东南特区及红*搜集情报、运送伤员和食盐药材。红*长征后,贺页朵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严守秘密,他将入*誓词用油纸包好藏在榨油坊的屋檐下。年,中央赴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来到永新,贺页朵才将这份珍贵的誓词交给了他们,使之成为无数农民*员在求解放的艰难历程中,坚定不移跟*走的历史见证。

中流砥柱

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经久传唱的经典歌曲。它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像阳光一样驱散了人们心中恐惧强敌的阴影,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民夺取胜利的斗志和信心。

年淞沪抗战爆发后,贺绿汀跟随救亡演剧队第一队,从上海西站坐火车出发,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巡回慰问演出,宣传抗日。年底,他们渡过*河来到山西临汾,在为阎锡山部队演出时,打听到八路*办事处正巧迁至临汾城西郊刘庄。于是,队员们一致要求到八路*办事处去休整,为八路*战士演出。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亲自接待了他们。彭雪枫向演剧队队员们介绍了八路*抗战的情况,同时还给他们送来了一批有关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贺绿汀被八路*巧妙运用游击战,沉重打击日*的事迹深深地打动。炕上油灯里的油干了,而那些零碎、片断的音乐形象却一气呵成,闻名遐迩的红色歌曲——《游击队歌》由此诞生。

“实事求是”题词“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为中央*校礼堂的题词,四个字分别镌刻在白沙岩上,用红油漆描写,石面与边沿均有所脱落。

年底,中央*校修建了占地平方米,可容两千余人的大礼堂,以便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将要竣工时,人们看着雄伟、宽敞的建筑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后范文澜提议去找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大家的请求,立刻叫人拿来四张二尺见方的麻纸,秉笔沉思片刻,即饱蘸浓墨,迅速挥毫,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题词拿回后,学校决定雕成石刻,嵌入礼堂门楣上方。能工巧匠将麻纸铺在选好的方石上,照笔画开凿,字形不差分毫。石匾镶嵌入正门后,使这座建筑倍增光辉。“实事求是”更成为中央*校教学的根本宗旨。

夺取胜利

反内战漫画年四五月间,国民**队向东北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危机空前。由中共上海学委布置,从6月中旬开始,交大、约大、沪江等大学纷纷成立反内战团体,投入到爱国民主运动中。19日,学联举行上海市学生争取和平联合会成立大会,各校以画漫画、出快报等形式开展了极其广泛的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宣传活动。此后,中共中央南京局决定:在上海人民已进一步组织起来的条件下,选派代表赴南京请愿,呼吁和平,反对内战,并举行全市性的反内战示威游行。活动由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出面组织发动,推选出马叙伦等9名人民代表赴南京请愿。23日,5万多名工人、学生、教师、职员以及工商、文化等各界民众高举大字横幅,手持漫画纸旗,聚集上海火车站,掌声、欢呼声、锣鼓声、爆竹声、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

恽逸群手书的“临时证明书”展厅中一张泛*的薄纸,虽不起眼,但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战地记者叶诚保存的一张“采访证”。叶当时是从解放区先期进入上海的新华社第三野战*总分社记者。年4月,他刚到丹阳时,总分社副社长恽逸群亲手交给他两张“采访证”,其中这张就是恽逸群亲笔书写的“临时证明书”,便于叶诚在地方单位采访时使用。

由于那时上海尚未全部解放,叶诚就从昆山、松江绕到浦东东昌庙,渡过*浦江进入市区。5月26日,他来到上海人民保安总队南区指挥部(管辖苏州河以南地区)采访。指挥部了解到他的采访要求后,为其开具介绍信,到静安寺附近的英商电车公司内上海人民保安队3大队9中队去采访。当时中队的39名队员挺进到解放*警戒线以外多米的汇山路(今霍山路)电车分厂,在那里收容俘获了被解放*打散的国民*残兵人,并收缴了一批枪支弹药,还把打坏遗弃在此的国民**一辆装甲车、一辆中型吉普车修好,送交解放*。接着他们又迅速清除障碍物、修理好沿途通车电线,为恢复市内交通做好了准备。于是,叶诚就将这支队伍的事迹写成新闻通讯刊登在《解放日报》创刊号上。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向人们展示了近百年来,中国共产*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画卷。

编辑:杨亚鹏

审核:冯朝晖

本文来自年9月22日

《中国文物报》第5版专刊投稿邮箱:wwbshoucang

.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物告诉你从建党到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