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千古诵经典永流传二中学子
与卧龙书院的
这一场遇见
惊艳了时光......
壹
《弟子规》经典诵读
古法吟诵,韵律婉致
古筝伴和,相得益彰
诵演结合,声情并茂
《弟子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诵读《弟子规》是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传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诵读《弟子规》,做到“传承国学,德智双馨”。
贰
经典咏流传
但愿人长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和理想。宋代文豪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声律启蒙
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知否知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琵琶行
一曲琵琶落下,
江州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在始终徐徐铺展。让我们更感慨的是白居易成功地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鱼戏莲叶间
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人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送别
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自然之美跃然纸上。
送别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吟诵经典,
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
让华夏文明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丝丝管弦,
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悠悠书声,
诵不尽古韵的悠扬铿锵。
“传承中华经典,厚植文化基因”。长汀二中历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把推进国学经典诵读与学习宣传*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落实立徳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暧暧风日
笑语嫣然
国学新青年
古风美少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