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语言学刊》
年第1期
《南开语言学刊》年第1期刊发19篇文章。文章主要分为语音、词汇、语法、音韵与方言、文字与标点符号、述评等六个板块,内容涉及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声母、鼻音韵尾、“X比Y还W”比较、声调演变、“洗类词”、“无豆”的释义、“秉教加持”的释义、“胡跪”的释义、《北行日录》词义例释、时间疑问词、创造性类推构词、介词标记同现、客家方言、桑植“民家腔”、临海方言、韩国汉字、标点符号与语法等,也有对《语言中的视角:多模态的角度》、《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的述评。
目录
本期话题
语音
1-11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光纤及声学研究/岩田礼广濑肇王萍
12-22儿童腭裂术后鼻尾异常等级的量化标准/时秀娟夏桐
23-32“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温宝莹张露雨
33-40藏语和汉语声调演变过程的对比/徐世梁
词汇
41-47汉语“洗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雷黎明
48-54也谈《启颜录》中的“无豆”及相关问题/李玉平
54“秉教加持”小考/杨近水
55-60“胡跪”义正/冯雪冬*晓宁
61-66楼钥《北行日录》词语例释/吕玲娣
语法
67-77十九世纪以来官话方言中的时间疑问词/郭利霞
78-86创造性类推构词的类型及其认知机制/李加??
87-95汉语介词标记同现现象的多维度研究/王嘉天彭爽
音韵与方言
96-客家方言中没有u韵母的类型及相关问题/庄初升*淑芬
-湖南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的两字组连调模式/钟江华虢紫莹
-浙江临海方言的“凑”:兼与“添”比较/卢笑予
文字与标点符号
-韩国汉字的常用字义研究/朴爱华
-关于标点符号与语法关系问题的思考/戚晓杰王怡王秋菊
述评
-《语言中的视角:多模态的角度》评介/李恒
-学科开创之功与理论建构之力——评《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张昕晨
提要
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光纤及声学研究
岩田礼公立小松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部
广濑肇东京大学医学部
王萍南开大学文学院
提要:本研究通过使用纤维光束镜,同时参考声学测量结果,对汉语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声母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清不送气和清送气塞音、清不送气和清送气塞擦音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声学参量V.O.T的差异上,这是由喉部调节的不同方式所产生的,并且和声门下压力等特征是相互独立的。汉语母语者和非母语者表现出两种类型的喉部调节方式,前者声门打开(或关闭)的时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者声门打开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V.O.T.的测量结果表明:前者的方式更有效。
关键词:汉语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光纤声学
儿童腭裂术后鼻尾异常等级的量化标准
时秀娟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夏桐天津市卓群中学
提要:文章考察了11名儿童腭裂术后单字音及句子中鼻音韵尾的鼻化度,并与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量化鼻音韵尾异常等级的鼻化度标准。实验发现儿童腭裂鼻尾发音主要有三种表现,一种是鼻化度在60以上,可以视为正常,一种是鼻化度在40—60之间,可以视为轻度异常,另一种是在40以下,鼻尾完全缺失,可以视为重度异常。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鼻尾发音矫正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鼻音韵尾鼻化度弱化鼻化
“X比Y还W”句式两种功能的焦点表现
温宝莹张露雨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提要:本文主要考察比字句中"X比Y还W"句式在表示比较和比拟时的重音和焦点表现,同时还考察了"X比N还N"这一特殊句式的焦点情况。通过语音实验,分别从音高、音长和音强等方面考察了三组句式的韵律分布模式,探求了其焦点和重音的不同表现。结果表明,此句式表比较时,比较项"X"和副词"还"都重读,是宽焦点,"还"是一般增量用法;此句式表比拟时,被比较项"Y"重读,是窄焦点,"还"是元语增量用法,不重读;特殊句式"X比N还N"中,"还"虽然是元语增量的用法,但是它仍然重读,是为了凸显第二个"N"是第一个"N"特点、细节的体现。
关键词:“X比Y还W”比较比拟焦点重音
藏语和汉语声调演变过程的对比
徐世梁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提要:藏语安多方言音节结构复杂,没有声调,但不论是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都有固定的习惯音高模式。藏语卫藏方言和康方言音节结构简单,产生了声调,单音节词中音高受到音节内音段要素影响,多音节词的连读变调显示无声调时期习惯音高模式和单音节词独立声调之间的竞争。汉语四声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现代汉语方言单字调的格局同样显示音节内部要素对声调的影响,但起作用的具体因素和顺序跟藏语有所不同。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呈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初受到单字调约束,以单字调的音高为基础简单调整;不同方言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简化中和,连读变调的组合类型逐渐减少;一些方言发展较快,连读变调高度模式化,呈现出朝着词调语言发展的倾向,而单字调逐渐数量变少,失去独立性,甚至依附于词汇的音高模式。把藏语和汉语的声调演变过程结合起来,可以观察声调型语言中声调发生、演变的宏观脉络,还可以发现这一过程中音节的音高模式受到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双重制约。
关键词:藏语汉语声调单音节多音节
汉语“洗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雷黎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上古时期,汉语"洗类词"的上位主导词为"濯",但至迟在两汉已被"洗"代替,用法分工明确的下位词分担了上位词的职责,也降低了上位词的用量;中古时期,上、下位词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二者用量势均力敌;近代以来,"洗"在竞争中全面胜出,用量最大,用法最广。"洗"在各方言区都有分布,而其他"洗类词",大致南北方言区各具特色,处于过渡性的中部方言区则兼存南北方言词或独存特殊方言词,较为复杂。
关键词:“洗类词”历时演变共时分布
也谈《启颜录》中的“无豆”及相关问题
李玉平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以往学者对唐代《启颜录》"酒肆"条中"无豆"的释义值得商榷。其实"豆"通"逗",义本当为"逗漏""透漏"之义;"无豆"即"无逗",意谓文中第三人嘲讽之语隐晦,没有透露半点信息以点拨启发众人。中古、近代汉语中,漏、逗(豆)叠韵,组合成词,缓言之为"漏逗",急言之为"漏";反过来,缓言之为"逗漏",急言之则为"逗(豆)",皆可表示透漏、泄露之义,常用以表示语言表达中透露、泄露了某些信息的含义。
关键词:《启颜录》豆(逗)逗漏漏逗
“秉教加持”小考
杨近水南开大学文学院
提 要:正"秉教加持",又作"秉教迦持""秉教伽持",传统四部典籍中罕见使用,佛道二藏亦无用例,然此语在《西游记》中出现五例。此语的含义及来源学界未见详考,仅冷文娜《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印章卷》(四川大学出版社:)于"秉教加持之印"下注云:"‘秉教’之意,一曰掌教,二曰传承兹教。‘加持’,佛教用语,即佛所加被之力,能为众生所摄持,系真言、天台等宗派所行至秘密修法。"分释"秉教"与"加持",然未言"秉教加持"一语整体为何意。
关键词:(无)
“胡跪”义正
冯雪冬*晓宁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提 要:"胡跪"是伴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土的古印度礼仪形式,在文献中有"(足胡)跪""互跪""(足互)跪"等不同形体。"互跪"隋唐以来普遍使用,于是,多有佛教高僧以"互跪"为切入点而释"胡跪"之词义者,其结论中常有"双膝交互而跪"之语,今人以此为依据,误解了"互跪"之"互"和"交互"的意义,以"胡跪"为右膝着地,竖左膝危坐,倦则两膝交互,即两膝姿势互换而跪。此释义违背了语言和文化的实际。古印度是一个以右为上的社会,顺右,视"左"为"逆";"互"有交错一义,"互跪"之"互"突显的是双膝交错、三处翘耸的姿态特征。佛典中"胡跪"之意义为:竖左膝、右膝着地,双膝交错而跪的跪拜礼。"胡"标记其来源,在流传过程中,常人则多视"胡跪"为胡地之跪礼,从而词义域扩大为称所有伴随佛教而来的跪拜礼仪。广义的"胡跪"也可以作"互跪","互"有并、共同之义。今人的误解,致狭义"胡跪"之意义模糊不清;古常人之俗解,令词义范围扩大,从而词义有广狭之别、特指泛指之异。
关键词:胡跪互跪交错右膝误解
楼钥《北行日录》词语例释
吕玲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北行日录》采用行程录之体,逐日记事,往返皆记,内容详赡,于宋人出使辽金行记文献中是字数最多的一种,也是我们研究宋代语言的珍贵语料。书中文白夹杂,其中一些词语如"粗车""低钉""蜡*"等皆字面普通而义别者,对它们进行考辨实属必要。本文释词立目的原则是:一、辞书未收或各家专著未曾论及者。二、辞书已收而义项缺漏者。
关键词:北行日录词义考释
十九世纪以来官话方言中的时间疑问词
郭利霞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提 要:鲍康宁、狄考文等传教士记录了十九世纪官话方言中丰富的时间疑问词,并说明了大部分词语的地域分布,本文通过考察文献和方言中的相关时间疑问词,尝试梳理它们的历史层次和地域分布。
关键词:疑问词时间十九世纪传教士方言
创造性类推构词的类型及其认知机制
李加??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提 要:现代汉语的创造性类推构词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基于语义类聚关系,一种基于事件凸显信息。其中语义类聚关系又可分为常规与非常规两种。基于常规语义类聚关系类推构词的变项在表层语义上具有反义或类义关系,在深层语义上经由转喻或隐喻引申表达;基于非常规语义类聚关系类推构词的变项在语义上具有家族相似性,成员间语义关系较为抽象或宽泛。基于事件凸显信息类推构词的变项在语义上难以找到相似属性,变项通常为事件中凸显的动作或环境成分,经由转喻以表达事件整体。基于语义类聚关系的创造性类推构词主要受语义驱动,而基于事件凸显信息的创造性类推构词主要受语用驱动。
关键词:创造性类推词法模式认知语义类聚凸显
汉语介词标记同现现象的多维度研究
王嘉天彭爽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现代汉语介词标记可以单用也可在一个句子中同现,从线性序列来看,两个介词标记连在一起使用的称为连续同现,被其他成分隔开的称为间隔同现。本文分析了两种类型的构句机制及结构特点,从句式标记角度梳理了构句的理据性。同现的介词标记所起作用不同,构句时各司其职;介词标记同现有条件限制,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本文还探讨了介词标记同现的表达作用,一方面增加了句子内涵,使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使句式语义成分清晰,句式层次感明显。
关键词:介词标记同现类型理据性表达作用多维度研究
客家方言中没有u韵母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庄初升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中文系
*淑芬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提 要:从有关统计来看,汉语方言中少数方言点没有a韵母但是所有方言点都有i、u韵母。本文将报告几种没有u韵母的客家方言,这类客家方言在汉语语音学上具有重要的类型学价值。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这类没有u韵母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闽西地区,永定(湖坑)方言和连城方言最为典型。特别是永定(湖坑)方言只有i、a、?三个单元音,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语音类型,值得我们特别
大年初三(农历),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
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
中国大陆的一些农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一、大年初三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汉族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二、小年朝开井日
又叫“小年朝”。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是日,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三又路口,以示送穷。
是日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
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汉族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到了大年初三,旧习称为“饿*日”,这天忌探亲访友,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难得春节共聚过年,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三、习俗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四、民间传说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汉族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北靠浙江,西接江西,南连广东。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多港湾海岛,全省有个鸟屿,仅次于浙江,位居全国第二。多山地丘陵,可分为闽西山区、闽中山区和沿海平原,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戴云山等。闽江是境内最主要的河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降水量毫米左右。这样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福建文化所产生影响,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山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是濒海多港湾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一)内陆文化的特征。福建的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自古就有“东南山国”之称。西北有武夷山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西南有博平山山脉、中部有鹫峰、戴云两山脉。在古代外省入闽主要通过仙霞关、杉关、崇安分水关、福鼎分水关、诏安分水关,这五个关口入闽,而这些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要入闽实属不易,史书记载“闽道更比蜀道难”。再者,从福建人口的聚集地来看,盆地是居民密集的聚集地,例如浦城、武夷山、建瓯、邵武、顺昌、尤溪、三明、永安、长汀、上杭、漳平、德化、华安、古田和屏南等都是人口聚集的盆地。因此,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古代福建交通的闭塞,不同区域的人们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这样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①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约中晚唐之前)福建文化落后于北方。福建地处东南在古代是属于蛮荒之地,落后的交通使得中原的文化要传到福建变的非常的困难,而土著的闽越人自身文化又相对的落后。同时福建相对的隔绝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方言,而不同的方言却不利于人们口头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②有明显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福建是一个移民的省份,在两晋南北朝、唐前期、唐末五代、两宋之交、明清时期北方大量的移民涌入福建,由于移民的时间;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的程度不同,再加上省内、省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形成了福建不同的方言区,如闽东方言区、兴化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客方言区。而在不同的方言区又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例如,闽东方言区信仰监水夫人和五帝;兴化方言区信仰妈祖;闽北方言区信仰扣冰辟支古佛;闽客方言区信仰定光古佛。不同的民间信仰又促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例如,有莆仙戏、高甲戏、芗剧等。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山,适合蚊虫的生长,蛇类众多,古代先民对蛇既害怕又崇拜,从而形成了蛇的图腾。在古代使用干栏式的建筑也与这样的气候有关。如果按河流的分布来看福建的文化可以分为闽江流域、木兰溪流域、晋江流域的三大文化圈。所以,福建文化本身有很强的小地域色彩。2.许多中原古文化在福建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①福建的方言中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词。一些古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在普通话中已不用或少用了,但是在福建的方言中却被保存了下来并还在使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例如古汉语的“鼎”,也就是现代汉语的锅,在福建的方言中还清晰可辨,再如古汉语的“面”,也就是现代汉语的脸,也一样非常容易辨别出来。②在福建的许多乡村中保存着聚族而居的传统。聚族而居的传统原本起源于北方,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这样的传统在北方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在南方的福建却保存了下来。原因主要有这些,北方的移民利用宗族克服南迁途中的种种的困难;利用宗族同当地的土著进行抵抗;不同时期的移民利用宗族争夺生存的空间和*治利益;多山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村落。③形成完整的理学体系。理学的来源之一是儒学,而儒学在汉代以后随着移民南迁传入福建,到了宋代,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流派对释、道、儒加以改造,构筑了完整的理学体系。④在民俗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风。两晋南北朝以后,中原民俗传入福建,由于交通不便和聚族而居等原因,保留的相当的完整。例如,现在福建的端午节、重阳节、寒食节等很多都是从北方传入的。
(二)海洋文化的特征。福建海岸属于基岩海岸,海岸线漫长而曲折,长达.02公里,仅次于山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曲折率为1:5.7,居全国第一位。山丘向海延伸,形成曲折的海岸和众多的港湾。全省有大小港湾个,其中较大和较重要的港湾自北而南有沙埕港、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福州港、兴化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港、金门湾和东山湾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港是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福建的港湾一般深度较大,两侧有半岛和岬角环抱,形成“口小腹大”的形势,风小浪弱,不冻,少淤,港域广阔,掩护条件好。天然良港的优越地理环境,再加上“八山一水一分田”不适合耕作的内陆环境,使得沿海的居民把眼光放到了海上。西晋:闽江和晋江流域的海运已有相当规模,造船业发达,出现了“八槽舰”的水密舱技术。隋唐:海运北至日本、高丽,南至南洋各国。宋元:泉州成为“东方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明:漳州月港日趋繁盛。这些海外贸易的发展反映在文化上则是福建带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
1、重利的价值观。在古代的中国长期以来重本抑末,“以末致之,以本守之”,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福建由于海外贸易和商业的繁荣,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宋代刘克庄就指出当时的泉州是一个“只博*金不博诗”的典型商业社会。明以后则进一步加强,李贽感叹道:“天下尽市井之道也。”商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2、敢于冒险的性格。古代的航海和海外贸易几乎是一种生命的*博,非常的危险。航海要面临惊涛骇浪,船只随时有可能被大海所吞没的危险。因此,航海的人常常不得不面临生与死的考验,这就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面对各种艰难的挑战,敢于去冒险。如泉南人信奉“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特别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冒险的性格到了明清时期发展成为积极进取的开拓的精神,在开发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漠视礼教。沿海的家庭由于男子多出外经商谋生,妇女渐渐冲破礼教的束缚走出家门。在中国传统的礼教以俭朴为美德,由于商业经济的发达,耻贫夸富却成为泉州地区的风尚。在衣着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泉州惠安解放前的服饰被叫作“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就很能说明问题。
4、开放融合的特性。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宋元时期泉州地区除了传统的道、佛、自然崇拜、祖先、*神,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格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泉州成了“宗教的博物馆”,这与其融合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5、爱国主义的精神。福建人强悍好斗的性格与原有的宗族意识有紧密的联系,在福建的闽南地区明清时期常常发生村落间的械斗。发生械斗的原因我们暂且不去追究,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不甘受欺压的性格,在近代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能够奋起反击,保卫自己的家乡,保卫自已的国家。例如闽南文化区中,明戚家*抗击倭寇,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近现代陈嘉庚、*变住、韩希琦、李光前等数十位华侨捐资家乡。再如闽北文化区受朱子思想影响,闽北的学人注重节义,在民族存亡关头,提倡名节忠义,反对议和。而福州文化区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一批志士仁人和著名学者,如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篇章。
总之,福建以其靠山、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
五、民间故事
汉族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六、谷子生日
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七、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点亮小花花
把您的“在看”
分享给朋友圈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