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一桌亲:同享年夜饭共庆幸福年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无论你身处何方,离家多远,都会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宴,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年夜饭美食:腌制腊肉、制作豆腐、杀鸡宰羊……家中的父母长辈常常提前好几个月为年夜饭作准备。由于山水阻隔,不同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物产和饮食,全省各地年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就不尽相同。试想一下,若是每个地方选出几道年味大餐,共同组成一桌独具特色的年夜饭,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口福和幸福呢?
八闽同乐年夜饭·开篇
银鼠摆尾,金牛奋蹄。年的一缕阳光即将跃出地平线,“十四五”开局之年,八闽大地正展开更加美丽的画卷一一新篇章新消费。《消费日报·数字福建》专号新鲜出炉,以全新的面孔,向福建各地消费者献上一份厚礼!
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消费日报·数字福建》将聚焦消费市场,围绕百姓日常生活,正确引导消费,开展系列报道,周周有专题,周周有好礼。值此新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特推出“美味八闽,大团圆年夜饭”“百姓喜爱的年夜饭”大展示活动。
十全十美,八闽花开十朵;山海纵横,风俗各异,口味不同。闽菜佳肴,滋养着东南乐土,多彩多姿的年俗、浓情百味的闽菜年夜饭可谓闽菜一绝;海纳百川,爱拼会赢,包容进取,除了闽菜,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也在汇聚福建各地,八大菜系百花争艳,丰富着福建人的餐桌,温暖着福建人的舌尖,让八闽年夜饭更加别具一格。
年夜饭,家人团聚,共享收获;同声祝福,其乐融融。“吃年糕年年高“,”食米冻,冻冻喜“,每道美食都带着家的温馨。过去年夜饭,习惯在自家聚餐,不管平时日子丰寡,年夜饭必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家宴,一家人推杯换盏,把乡愁装进胃里,让祝福代代传递,这是一种记忆的分享,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今,时代在进步,风俗在变迁,不少人习惯到酒店订年夜饭,甚至订”外卖年夜饭“,既能品尝酒家精心制作的年夜饭,也乐得图个方便轻松,过一个真正的舒心年。
此次“美味八闽,大团圆年夜饭”大展示活动,将面向全省,精选出家精品酒店,以主厨推介、精品组合、私房菜、美食秀秀等形式,展示各地特色的福建年夜饭,进而通过专家、美食达人品鉴,推介“美味八闽,百姓喜爱的年夜饭“。活动将从本月25日至年1月30日。我们将精心选择,推荐制作精美、色香味艺俱全、营养健康环保的精品年夜饭;环境卫生、服务优质、线上线下同步的精品酒店,让您进店或叫外卖都有绝佳的选择。当然,新时代新消费倡导新风尚:勤俭而不奢侈,时尚而不浪费。年夜饭,我们会特别把酒店落实”公勺公筷“”光盘行动“等文明习惯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以大展示为参考,不铺张不浪费进行节俭消费,让年夜饭吃得好、吃得开心,吃出文明新时尚,吃岀好彩头!
一
福州年糕、荔枝肉、太平燕、春卷、佛跳墙
福州,作为闽菜基础的地方,这里的年夜饭可是很讲究的。一、冷盘;二、热菜;三、点心;四、汤。这是传统的家常做法,还要祭祀祖先,祖先“吃”完我们才能吃哦。在福州年夜饭里,有几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因为好吃,还因为有故事、有寓意。
1.年糕
福州的年糕叫做糖粿(福州方言的谐音),是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在除夕吃团圆饭前,祭祖时都要将年糕摆上。福州年糕分为四类:一是红年糕;二是白年糕;三是萝卜丝年糕(味咸);四是芋头丝年糕(槟榔芋头丝揉进红年糕)。年糕谐音“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年进步年年高。
2.荔枝肉
福州菜的味道,偏于甜、酸、淡,喜加糖醋。荔枝肉就是其中的代表。自然,福州人的年夜饭上也少不了这道传统名菜。荔枝肉已有两三百年历史。据说在乾隆时期,福州的一位官员为取悦钦差,让厨师创一道特色菜。那位厨师就巧用十字花刀,将瘦猪肉划成荔枝的形状,并取名“荔枝肉”,由此流传至今。传统荔枝肉是一道考究刀工的菜,要将肉切成厚片,然后剖上均匀的十字花刀,再切成薄片,炸好以后的肉形状像荔枝。
3.太平燕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这说的就是“太平燕”。据传,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与江西接壤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吃腻了山珍海味,家中厨师便创了一道新点心,将猪肉泥掺些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煮熟后配以高汤。后来,这手艺逐渐传开并流入福州,成了福州家喻户晓的“太平燕”。这道菜的特点是晶莹剔透、口感鲜美、营养均衡。
4.春卷
福州春卷,俗称春饼。福州人春节期间常食用,跟北方过节包饺子一样普遍。相传宋朝年间,福州有个书生,为了应试常忘了吃饭。他的妻子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以菜肉为馅,包成卷筒形,做成了一种既当饭又当菜的小吃。后来,这个书生赴京赶考,中得头名状元。从此,福州春卷名声大振,后来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被定名为春卷。
5.佛跳墙
作为闽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肴,佛跳墙算得上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因用料讲究、制法独特、滋味香浓而驰名中外。据传,此菜起源于清朝末年,福州杨桥巷官银局的一位官员,在家中设宴请布*司周莲,官员夫人亲自下厨,选用鸡、鸭、肉等20多种原料放入绍兴酒坛中,精心煨制而成荤香的菜肴。后来,衙厨郑春发自己开了“聚春园”菜馆,改善此菜的配料,以鱼翅、海参、鸡、蹄筋、干贝、香菇、鲍鱼等20多种原料煨制,烹制程序严格,制出的菜肴醇香浓郁,荤而不腻,广受赞誉。“佛跳墙”的名字来自于一名秀才的诗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二
闽北岚谷熏鹅、大肠辣炒光饼、白粿、铁城二糕
年三十晚上,大多数闽北人都会拖家带口,集合到年老的父母身边,一个大家庭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这两年的新趋势是,夫妻双方父母离得近的,年三十晚会相约一起吃年夜饭。一桌年夜饭,一般有16道或18道菜,这是根据闽北人的习惯而设,“16”意指“要顺”,“18”就是“要发”。十几道菜式中,年糕、太平燕、汤圆、鱼等这些好彩头的传统菜肴不可或缺。地处山区的南平人对海鲜也有深厚感情,除了常见的鱼外,连续几年都供应年夜饭的闽北各大酒店当然不会忘了备足螃蟹、海螺等海味。而特色菜、招牌菜的精彩亮相,才是酒店各显身手的时候。南平就有大酒店用闽北特产笋制成的地方菜“笋宴”,预订不断。
此外,更为特别的是,在闽北农家,每年都会自家酿糯米红酒,且山乡特色更为明显:冬笋、野菌、泥鳅、野菜煲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闽北冬季湿冷,故而辣味美食早已流传。而年夜饭桌上,几道经典的辣味菜肴,不但讨彩头,更是有驱寒良效。
1.岚谷熏鹅
武夷山岚谷熏鹅,鲜美奇辣,醇厚缠绵,堪称一绝。鹅是农家青草养大的嫩鹅,户外放养长成,经过大口铁锅铺以谷糠熏制,在经过酒香浸泡、辣粉敷搽后,浓香持久暗藏。品尝下来,不但可以吃到鲜嫩的鹅肉,辣味更是留存齿间,喉头还有淡淡酒香,身体立刻就温暖起来,令人回味再三。此外,辣味田螺、辣熏鲤鱼、辣山珍(辣炒香菇、竹笋与*花菜之“野三鲜”)、星村辣鸭脖等,均是武夷山年夜饭的经典辣味。而临近的浦城,其年夜饭辣味菜品则为泥鳅熬豆腐、煎溪鱼、木桶饭、辣炒苦笋、辣鸭头、香熏鹅掌、酒糟饼、枫溪鱼干蒸腊肉等,以地方土特产为素材制成。
2.大肠辣炒光饼
大肠辣炒光饼是建瓯这几年最夯的吃法。还有辣味板鸭、酸辣豆腐丸子汤、辣香猪肺煲都是建瓯年夜饭流行吃法。
3.白粿
北方年夜饭上有饺子,南方则必然有年糕。而在闽北各地,年糕又叫做“白粿”,各家都会在自家准备。和其他地方仅用糯米和大米按一定比例蒸熟,然后在机器里搅拌和压制成圆形的“白粿”不同,闽北的“白粿”制作程序颇多,别有滋味。首先用米浆、糖与植物淀粉、香芋、马蹄等其他配料混合成大米团原料;大米团隔水蒸熟后,农家男士们,要将大米团放置于传统大石臼中,再以石锤反复击打,将大米团打成粘稠泥状;然后,女士们再用木质的模板,做出别具一格的“白粿”造型。每到春节临近,做“白粿”时,都会聚拢家族成员,男女分工有序,一边做“白粿”,一边话家常,其乐融融。
4.铁城二糕
作为闽北重镇,邵武素来有铁城之称,而对于邵武出来的人,“铁城二糕”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所谓“二糕”,原本是地方街头用扁担挑出来卖的小吃,但这两年街边小吃也“登堂入室”,成为犒赏外地游子的最美味。“铁城二糕”即“脚跟糍”“包糍”。“脚跟糍”由几块状似鞋底的薄饼叠成,大小如元宝,整齐排列于蒸笼里,搁上几块切薄的粉蒸肉,撒上葱花、香菇丁丝等蒸熟。打开竹制蒸笼,“脚跟糍”香嫩滑爽中透着肉的清香,绝对让人垂涎三尺。“包糍”更绝,其形状似北方水饺,但皮、馅均与水饺不同:皮是糯米与粳米参半,并加入闽北田间自然生长的“水曲草”为原料,等比例调配成米浆,蒸熟成米团后制作成皮;而馅如其名,花色拉拉杂杂,香菇丝、肉丝、*花菜、芋头丝、豆芽菜、野菜……无所不包。“包糍”油而不腻,吃起来会爆浆致使满嘴生香,同时还具有提高食欲、养生的功效。
此外,邵武年夜饭还曾流行过“狗肉煲”“牛砖煲”“泥鳅煲”。
三
莆田焖豆腐、莆田卤面、兴化炒米粉、荔枝肉、添福添寿妈祖面
莆田人年夜饭的餐桌上,少不了离乡游子最爱的焖豆腐、年夜饭必备的主食莆田卤面、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的兴化炒米粉、状元小吃添福添寿妈祖面……
1.焖豆腐
在莆田,春节最不能缺少的是焖豆腐,这是年夜饭开席的第一道菜。豆腐营养丰富,莆田人爱吃焖豆腐,特别是离乡的游子,回乡时对这道莆田特色美食更是情有独钟。做焖豆腐,要先将盐卤豆腐捏成豆腐泥。其配料:素料主要是包菜、芹菜、香菇、笋(冬笋或萼笋)、葱、芫荽、胡萝卜等,要切细,以及适量植物油、酱油、精盐、味精和碾碎的炸花生等。荤料来源较广,如瘦猪肉、干虾肉、蛏、海蛎、干贝等。配料不论荤素,烹饪时都是先油炒,然后将碎豆腐投入拌和,加入炖好的排骨高汤和适量水,等汤沸即调好咸淡,放入味精,加上打匀的鸡蛋,锅上加盖,文火焖30分钟左右。入碗时,上面摆点芫荽,撒些碎花生即成。
2.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也是莆田人年夜饭上必备的主食之一。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白花花的、香喷喷的。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卤面之所以叫卤面,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面,这样的话,出来的面才有味道。
3.兴化炒米粉
兴化炒米粉,也是莆田人年夜饭上的一道常见菜。“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这首谜语童谣曾是几代莆田人的美食记忆,它的谜底就是“兴化米粉”。兴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年1月,荔城区兴化米粉获批列入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荔枝肉
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名“荔城”,年夜饭的餐桌上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吃到兴化荔枝肉。莆田的荔枝肉,是把猪瘦肉(最好是猪前腿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蒜、糖、盐的比例大概为3:1:2,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鲜美诱人,令人垂涎三尺。
5.添福添寿妈祖面
妈祖面是每年大年初一和初四早上莆田人每家每户必吃的一道主食,象征平平安安又一岁。
妈祖面因寓意吉祥,又被称为莆田的状元小吃。莆田的老人们常说,长长的妈祖面又名长寿面,寓意添福添寿,因此,每年春节“必吃”。为什么叫妈祖面?原来,古时候,莆田沿海的渔民们,在出海之前,其家人都会给他们煮上一碗妈祖面,以祈求出海捕鱼的渔民能平安归来。随着妈祖信俗的不断传播,妈祖面逐渐成为莆田寻常百姓家的一道主食。
四
三明宁化鱼生、红菇炖鸡汤、八宝饭、板鸭、水酒
三明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各地人齐聚这片沃土,所以过年的习俗也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除夕晚上,淳朴的泰宁人晚饭前会在每个睡房放置一个添了炭火的火笼,里面撒一些食盐,使之噼啪作响,象征兴旺发达。沙县则有人会用火钳夹住烧得通红的铁“元宝”,一边顺着家里各个阴暗的旯旮转,一边往“元宝”上滴酸醋和酱油,让其蒸发,名为“发香气”,以示驱除秽气。当然,最具年味的还是三明的年夜饭。在年夜饭上,全家人团团围坐,长辈居上座,儿孙左右相陪,外出未归者留空席、摆碗筷,以示团圆。三明享有“中国绿都”之誉,在这里,有许多纯正山珍可以让您大快朵颐,吃出最纯正、最“古早”的味道……
1、宁化鱼生
日本有爽口的“生鱼片”,三明有美味的“鱼生”,用的只是普通的草鱼,但美味不逊色昂贵的三文鱼。鱼生又名生鱼片,是宁化传统名菜,横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再蘸酱油、芥辣即可食用。鱼生鲜脆爽,是很好的下酒名菜。
2、红菇炖鸡汤
说起年夜饭,作为重要作料和佳肴的红菇绝对少不了,三明红菇很有名,无法人工栽培的红菇也很珍贵。上了年纪的三明人,年夜饭喜爱用红菇煲鸡汤,其味鲜美,也可药用,有解*、滋补功效。
3、八宝饭
八宝饭是既精致又能饱腹的一道菜肴,绝对比白米饭精致好吃。由糯米、核桃、葡萄干、红枣、桂圆、薏米、白糖、猪汕等原料烹制而成。有甜和咸两种,咸的是街头巷尾的寻常小吃,甜的却是酒席上必备的压轴点心。
4、板鸭
年夜饭桌子上怎么少得了既有嚼劲,又香味扑鼻的沙县板鸭呢?根据三明各地不同的口味,著名的沙县郑湖板鸭,已被制成原味板鸭、香鸭、冰茶鸭、麻辣板鸭、咸鲜板鸭等5种,买回去后依个人口味再烹煮,高蛋白又低脂肪。
5、水酒
逢年过节,三明人喜欢喝点自酿的古早味“水酒”,自家没酿的,集市上也买得到,主要采用优质糯米为原料,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品,男女都可以享用。
五
龙岩灵芝鸡汤、客家米冻、汀州米酒
要过年了,龙岩的大街小巷,飘着一阵阵香味。龙岩生活着两支民系:新罗和漳平讲着闽南话,和闽南地区的人们共享河洛文化;其余各县生活着客家人,与海内外客家人同俗同语。两种文化,共处一地,让龙岩人的年夜饭桌上,异彩纷呈。长汀人爱吃白斩鸡,香脆爽嫩;武平人喜喝灵芝鸡汤,有一股淡淡的香甜味。而永定的梅菜扣肉,配以“闽西八大干”之一的永定菜干,更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蒸菜。最有趣的是连城人,大年初一,或新春早晨,首先要煮食米冻,兆头语曰:冻冻喜。
1.灵芝鸡汤
灵芝是仙草,难求又难遇。不过,在自然环境极好、海拔多米的武平梁野山深处,就能寻到它们。用野生的灵芝炖鸡汤,是再合适不过的。鸡肉和灵芝放上电磁炉,炖上个把小时,撒上葱姜蒜,美美的鸡汤就出炉了。这灵芝鸡汤,一点都不油腻,而且有淡淡的甜味,而吃起来,更是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是年夜饭中汤菜的不错选择。
2.汀州米酒
在长汀人的桌上,汀州米酒是少不了的。香气浓郁,酒味甘醇,风味独特,是酒类中纯朴、乡土的佳酿。唐开元年间,宰相诗人张九龄曾在汀州谢公楼上赞道:“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才倾*蜜剖。”虽说如今谢公楼已无迹可寻,但汀州米酒仍在。客到汀州,无酒不成席,汀州米酒那*灿灿的颜色,悠悠的馨香,甜甜的醇味,让你欲罢不能。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六
闽南火锅、血蚶、年糕、炸五香、炸枣、薄饼、封肉、海蛎炸
闽南人吃年夜饭,叫吃“二九暝”。闽南人对年夜饭十分重视,他们将除夕夜的团圆饭称为“围炉”,只不过,过去的炭火炉,变成如今的电磁炉。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闽南人特别讲究菜肴的搭配和寓意,尽管时代变化,菜式有变,但吉祥、富足等美好含义的食材元素,依旧不变。
1.火锅
闽南人的年夜饭是以火锅为主,全家团圆,红红火火。火锅的汤主要有三种,高汤、辣汤和淡汤;食材主要是海鲜,鱼、虾、贝壳等;“山货”为辅,比如木耳、香菇、金针菇等;加上“田货”,即青菜。火锅里的很多食材,充满吉祥、富足、有余之意。豆腐——即多福,丰裕富足。萝卜——闽南话叫“菜头”,谐音“彩头”。丸子——团团圆圆。长年菜——韭菜、菠菜、芥菜等叶子长的菜,意指“平安长寿”。
2.血蚶
蚶壳曾为古代钱币,吃血蚶寓意来年发财,金银满室。吃剩的蚶壳洗净后,要放到床底下,寓意“存钱”。
3.年糕
与“年高”谐音,寓有年年高升、生活水平等各方面年年提高之意;主要由糯米、芋头制成,加红糖为黑红色,加白糖为白色,通常切片煎熟食用,也可裹上蛋液、玉米粉、番薯粉煎食。
4.炸五香
以五花猪肉为主,配上切成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5.炸枣
寓意团圆美满,是糯米类油炸食物,分甜、咸两种口味,炸枣甜的是芝麻馅或花生馅,咸的是用三层肉、胡萝卜、高丽菜、豆干、芹菜炒制而成。
6.薄饼
又称春卷,有春天到的意思;以面皮包卷而成,寓意合家团聚;面皮里包的食材不同地区不尽相同,但都有包金包银的寓意,比如有香菇丝、三层肉、虾米、海蛎干、大头菜丝、红萝卜丝、芥菜末、花菜末等。
7.封肉
有的吃红烧肉、有的吃猪脚。封肉的汤料是药材配成的卤汁,一般选择腿肉,在整块新鲜的肉里填上虾米、香菇、海蛎、板栗,用纱布包好,放到汤汁里炖。
8.海蛎炸
将海蛎裹上地瓜粉、青蒜,放到油锅里炸成金*色,有“兜金兜银”之意。有的地方吃海蛎煎,原料为海蛎、地瓜粉、鸡蛋、青蒜等。
七
宁德地瓜扣、鱼、腌虾蟹、年糕笋干
宁德依山傍海,在宁德人年夜饭的饭桌上,可谓聚集了山珍海味。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河豚、鳗鱼炖鳖等名贵菜也进入了宁德人的饭桌。宁德人的年夜饭有几道菜是必备的,如鱼、年糕、笋干等。鱼,象征年年有余;年糕,指年年高升;笋干,则寓意节节高。在宁德,除夕之日,各家各户中午一过就开始张罗年夜饭,而傍晚饭菜就早早摆上桌。菜品丰盛有讲究,饭桌上忌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有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
1.地瓜扣
地瓜扣绝对是宁德人年夜饭饭桌上的一道特色菜。地瓜扣是用优质地瓜鲜薯刨成米状后,经过滤、沉淀、采浆、分类、晾晒成淀粉,再蒸制、刨制成丝晾干而成,有点像长寿面,但外观为银色。年夜饭上,宁德人会以芹菜、海蛎等为辅料,煮上一大碗的地瓜扣,填饱肚子之余,也讨个“长长久久、长命百岁”的好兆头。
2.鱼
年年有余,鱼一定不能少。*花鱼、鲈鱼、鲤鱼……蒸、煮、炸,各式做法都有。在福安、寿宁等地,吃鱼的时间还很有讲究,鱼虽是摆上了年夜饭的饭桌,但除夕晚上不能吃,要等到初一中午才能吃,寓意“年年有余”。这几年,宁德的一些地方还流行起吃河豚。河豚味道鲜美,不过由于杀鱼很讲究技术,家庭条件好的选择上饭馆吃。而在霞浦,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还时兴吃一道大补的菜:鳗鱼炖鳖。补身体之余,也彰显“财气”。
3.腌虾蟹
宁德一带水产养殖比较发达,除了鱼之外,宁德人饭桌上的海鲜还很多。血蚶、虾、虾蛄、蟹、海蜇皮等,这些都是常见菜。其中,虾、蟹等海鲜,除了水煮虾、煎蟹等常见煮法外,宁德人还喜欢腌着吃,用蒜头、虾油、酒、辣椒等作料腌制一段时间后直接吃,吃起来口感很好,味道很鲜。
4.年糕
年糕是宁德人春节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在宁德当地,有些地方除夕晚上吃,有些地方则是初一早上吃,做法一般为煎或煮,寓意年年高升、甜甜蜜蜜。另外,笋干也是年夜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寓意来年节节高。
而宁德人的年夜饭还少不了肉。醉排骨、红烧肉、猪脚汤……单听这些菜品,是不是觉得很有料呢!宁德人的年夜饭要的就是丰盛。其实在宁德,大年初一早上那顿饭是很讲究的。初一早上虽是吃素,但菜品很多,每道菜都有寓意。年糕、*粿、菠菜、豆腐、长寿面、金针菇、南瓜……比如菠菜,宁德当地又叫“红头菜”,寓意一年红红火火;南瓜,宁德当地叫“金瓜”,吃了这道菜,自然是财源滚滚来;长寿面,自然是寓意长命百岁;而豆腐,当地方言“腐”音同“有”,寓意新的一年什么都有。
(采写:陈捷廖珍妹吴林增康泽辉李贵荣卢婷婷张燕娟吴莺吕寒伟沈晓丽)
本文分享自搜狐网(消费日报福建记者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