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难点问题。*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这意味着,加强多元主体间合作治理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已经成为治理工作的主要治理模式。探索小流域网络化治理路径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贫困县和南方水土流失典型区域——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运用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长汀县小流域治理经验,研究发现:该案例在培育小流域多元治理主体,建立新型公共治理体系;创建纵横联结关系,构建行*主导型网络治理结构;保持信息对称和有力监督,维持网络稳定运行等方面,为我国小流域的网络化治理路径提供了普遍意义上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化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9
收稿日期:-03-14
作者简介:谢宝剑(-),男,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张璇(-),女,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可见,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多元治理主体,加强多元主体间合作治理的网络化治理模式是今后治理工作的主要治理模式。流域治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抓手,水土流失仍是我国最严峻的小流域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小流域治理路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流域治理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水利工程,而是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小流域治理面临多元主体力量参与不足、多元化利益整合不够等管理碎片化问题,*府作为单一主体难以独立治理小流域问题。因而,需要*府、企业、群众和第三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多元主体的协商合作[2]。因此,网络化治理成为解决小流域问题的一种必然选择。福建省长汀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品牌,小流域的网络化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试图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总结小流域网络化治理的宝贵经验,为小流域的网络化治理路径提供普遍意义上的经验与借鉴。
一、文献回顾:公共事务治理转型与网络化治理
网络化治理理论渊源主要有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兴起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了一场*治改革运动,试图解决传统科层体制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力图化解*府管理出现的危机。在这一热潮推动下,传统的公共行*模式面临淘汰,新型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孕育而生并发展起来。新公共管理模式强调*府与公民社会的协商与合作,强调*府运作的低成本化、组织结构的“解科层化”等[3]。治理理论是在西方国家*府失灵和大规模*府改革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治理是调节多元主体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协同合作实现目标的管理活动,而管理活动中的行为不仅仅受限于权威性*府部门制定的强制性制度,还受约束于各主体追求利益或者共同目标而达成的非正式制度[4]。20世纪末治理理念引入我国,在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不少学者将治理理论同我国实际国情相融合,对治理的定义和理论做出了补充和完善。俞可平认为治理是公共权威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本质在于建立一种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而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过程[5]。陈广胜把西方的“善治”概念中国化,认为“善治”是合法治理主体以服务作为宗旨,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合作治理,最终达成一种多元治理、和谐治理的社会形态[6]。
从上述理论衍生出的网络化治理(GovernmentbyNetwork)是一种挑战传统*府制度的治理模式,也是公共管理现代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化治理的兴起源于市场利益主体需求的多样化、公民社会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强烈愿望和“碎片化*府”的缺陷。20世纪初网络化治理一词被提出,之后国外学者就网络化治理在社会治理变革和创新应用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在国外研究文献中,从总体来看,网络化治理的研究大致分为资源依赖、结构主义和无*府主义三个视角。以资源依赖视角研究网络化治理,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