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来。”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除夜有怀》里,思念家乡除夕守岁的诗句。其实,岂止孟浩然如此,但凡中国人,过年都是心里的一份沉甸甸思念,一腔无法排遣的乡愁。
大寒一过,年岁收尾,过年的脚步便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岁末来临,长汀传统年俗,就像绵柔、醇厚的客家米酒,萦饶心头,回味无穷!
长汀年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客家神韵和文化魅力。它就像是一首流传千年的咏叹调,是那么的跌宕起伏,韵味悠长;它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一种仪式,是对天地的感恩,对祖宗的感恩,对一年辛勤劳动的感恩。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客家传统年味已渐渐淡薄,许多传统年俗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代替。
但是,过年仍然是中国人最为盛大、最为重要的节日。“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年关岁末,无论天涯海角,每一条道路上的游子都归心似箭,神州大地处处回荡着两个字:回家!
(一)百行歇业“入年假”
“入年假”是传统社会中长汀客家人约定俗成的“春节长假”。长汀和许多地方一样,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假”。昔日,入年假后,商家到正月初六才开市营业,取六六大顺的意思,大多数民众则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了元宵节,百业复工,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年。
入了年假,俗称“*锁山门”。从这天开始,长汀的妇女们不上山砍柴、割草,忙着在家清扫庭院,打扫房屋、洗涤床帐被褥,迎接新年。外出做工、经商的,从这天开始辞别东家返乡过年。不论城乡,家家户户热气腾腾做豆腐,炸豆腐、腌豆腐、晒豆腐、熏豆腐,做豆腐乳;蒸年糕,炸灯盏糕、炸糯米饧、炸*豆、炸芋头丝。各种年食用坛子装好,留待新年期间招待客人和年后食用。
入了年假,长汀城乡犹如一年一度的“文明礼貌月”,处处一派祥和,人人互致问候,个个彬彬有礼。长辈们会教育孩子入了年假不能口无遮拦,说不吉利的话,不能骂人,更不能说“死”、“短命”、“倒霉”、“倒灶”等字眼。家中成员即使以前有矛盾的,此时也相互谦让,不打骂吵嘴。入了年假,不得在厅堂上钉钉子,妇女们不纳鞋底,这样会被认为是“抽紧日子”。特别忌讳破裂之举,如劈柴(长汀客家话叫破柴,谐音“破财”)以及打破盘、碗、盆、缸、桶等圆形的器物。
(二)祈福避灾话“祭灶”
“祭灶”,也叫送灶君,是长汀客家人传统年俗中很重要的一件事。灶君又称灶王爷、灶君司命,据说灶君的职责是掌管全家的祸福,是千家万户的保护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寄托了客家人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客家民间传说灶君每年腊月二十三晚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屋主一年的功过,除夕日再返回人间。所以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有“送灶君爷上天”之说。
“祭灶”前,要事先从集市购回灶君神像,写好灶疏(一家大小姓名年龄),准备好元宝、香烛、三牲、酒、素果等祭品。祭品多用糖类等甜食,为求把灶王爷的嘴抹甜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二十三日晚饭后,将灶龛里的旧灶神图取下,然后清扫干净灶龛内壁,擦去一年来柴火熏的烟尘。用清茶水洗净灶君神牌,神牌正中写着“东厨司命灶君”,左右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联是“神之格思”。在灶边放一张“八仙桌”,摆上祭品,全家齐集灶神像前行礼,虔诚敬送灶君返回天庭述职,祈求灶君在玉帝面前美言赐福消灾,来年财丁两旺,合家平安。一般人家拜祭时只向灶君祈祷几句“赐福消灾,保佑合家平安”之类吉祥话,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家还要郑重其事地读祭文。
祭完后取下旧灶君像烧掉,三十日辰把新灶君像贴上。
供奉的糖果称为“灶马果子”,客家话称为“麻饼子”,供神后,众人分吃糖果,皆大欢喜。
(三)寓意深长“蒸岁饭”
“蒸岁饭”,表示旧岁有余,期盼来年更加兴旺发达。长汀客家人认为在正月开头的几天不煮生米,要吃去年的熟米度岁,表示家有余粮,稻谷满仓。所以,“蒸岁饭”就显得极为慎重,来不得半点马虎。
“蒸岁饭”全由家中男人操作,女人不插手。
“蒸岁饭”是在除夕前夜进行,整个过程手续繁多,且寓意深长。在蒸岁饭之前,先备好一个菜盘,用红绳串好个铜钱,圈放在菜盘里,菜盘中间放一个银圆,在铜钱上放四个桔子,在四个桔子的中间放置一个柚子,柚子上贴着红纸剪的福字。在柚子的顶端,竖着插一枝“岁饭花”,下面插一根银如意。所谓“岁饭花”,即在约一尺长的竹条上扎着12朵红纸做成的月季花,称为“岁饭花”。银如意即妇女头上插的银簪子,祝福来年日日如意。
这些准备好后,就开始蒸岁饭了。蒸岁饭要用大饭甑蒸,饭甑大约可装15斤米,将米淘洗过后倒入饭甑内,用猛火蒸至饭甑冒热气即可,并不用蒸熟。然后将饭甑端到天井边上的方桌上,打开饭甑盖子,将已准备好的摆放有铜钱、柚子及岁饭花的盘子端入饭甑内。在饭甑的周围插上十二双筷子,十二根大蒜,十二根葱,再复盖特制的*、白二色的长纸钱各十二张。如果来年是闰月,则全部要加一份,即十三双筷子,十三根大蒜,十三根葱,十三张长纸钱。筷子寓意日子快意,大蒜代表会划算,葱则代表聪明,纸钱代表来年月月有钱。摆放好后,即焚香燃烛放鞭炮,敬奉天地。
祭祀完后将“岁饭花”等物品收起,将饭甑里的岁饭倒在簸箕上摊晾,留待正月期间每日煮饭用。
(四)除夕祭祖话过年
长汀客家人逢年过节都要在家中祭祖,被称为“家祭”,是过年雷打不动的传统习俗。除夕当天,长汀客家人在阖家团聚之时,头等大事是要先祭祖,要让祖宗先过年。此时此刻,在长汀无论城市街巷或是乡间村落,人们都在为祭祖而忙碌着,天地之间仿佛铺开了一幅长汀客家人虔诚祭祖的风俗画卷:早早就宰杀好了大公鸡,从池塘里打捞起大草鱼,准备好了大块猪肉,篜好了热腾腾的米酒,准备好了各类糕点和水果。
中午时分,家家户户大门洞开,大门上新贴着大红对联,神龛上摆着三牲供品及米酒、水果、糕点。香烟缭绕,红烛高烧,炮竹声此起彼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祭祖过年的气味。正如王安石《元日》诗所描述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这喜庆而又神圣的时刻,客家人按辈份从大到小轮流对着祖宗牌位叩首、跪拜。但愿祖先保佑全家人无病无灾、平安幸福,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业兴旺。客家人讲究饮水思源,牢记根本,这一切都在一年一度的除夕祭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祭祖过后,天还未黑,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围坐一桌吃年夜饭了。长幼次序,互敬互爱,美酒佳肴,把盏言欢。过年的年夜饭,是一年来对家人最丰盛的一次犒劳,即便是穷苦人家也想办法尽量丰盛一些。
(五)“封岁、守岁、开大门”
年夜饭吃过后,大人们就指挥孩子们将裁好的小红纸条贴在家中的生产、生活用具上如水桶、水缸、桌脚、椅子、簸箕、米筛、扁担、箩筐等,长汀人称此为“封岁”,也就是说人们休息过年了,这些生活生产工具劳动了一年也该休息了。
年夜饭后,大人小孩都要洗个热水澡,要洗得干干净净,长汀话说:“洗净隔年漫,挣千又挣万。”然后换上新衣服,穷苦人家也会换上干净的粗布衣服。
当天晚上,家中的厅堂、房间、厨房里都点油灯,这叫“点岁”。火笼及灶膛里用灰埋着炭火,这叫“留火种”,并由老人守护到天亮,这叫“守岁”。
“开大门”是新的一年中第一次打开大门,所以长汀人对开大门非常隆重。开大门的时间,一般根据通书择定在子时至寅时之间,大多是在子时即农历正月初一零点。开大门一般由家长们主持开门仪式,先在天地、神龛、灶神的神位前供上三杯清茶,摆上年糕、果饼等供品,点着大红烛,燃着大红香,整个厅堂红光满堂。然后打开大门,在门上贴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红纸条。接着便是燃放鞭炮,霎时城乡鞭炮齐鸣、香烟弥漫、除旧迎新、一派祥和。
开过大门,全家互致祝贺,孩子们祝长辈长命百岁,长辈们祝孩子们快快长大、步步高升。长辈们还要给小孩发“挂颈”,“挂颈”即红包,因过去使用铜钱,用红绳穿起铜钱挂在小孩的脖颈上,称为“挂颈”。许多人家这时还摆出酒菜喝开门酒,一直到天亮。香客们则在开完大门后,连夜登山到寺庙烧香、拜佛。年青人则邀集好友打牌玩耍,尽情欢乐。
(六)喜气洋洋大拜年
长汀人的拜年,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二开始,正月初一只在自已家中互致拜年,休息玩耍,正月初二便开始去亲戚家拜年了。昔日拜年一般都由男子带小孩前往,女眷不同行。现在不同了,大多夫妻双双带孩子喜气洋洋去拜年。
长汀的风俗,拜年都要饮酒,称为吃拜年酒,随来随吃,每家都备有拜年时吃的食品。一般是氽猪肉、煮粉条、豆腐圆、炒米粉、烧大块、白斩鸡和糖糕、炰饧。吃拜年酒,白斩鸡只能吃一块,过去贫穷,杀一只鸡要留来请许多的客人,所以来客每人只吃一块鸡肉。酒却尽量喝,配酒的还有炸*豆、炸豆腐等等。去拜年不能空手去,要带上一包吉饼、柿花饼和香烛喜炮等,家中有老人的,还要带上一只盐腌的熟鸡腿,鸡腿上要贴上一张红纸条,以示对老人的孝敬。如果新婚女婿去岳父家拜年,还得请一位工人,帮忙挑拜年的礼品及拜垫。岳丈家的叔伯兄弟亲房等,每户都要送上一份拜年礼品,到了每一家都要向长辈行跪拜礼。新女婿在岳丈的亲房们家中,每家都会请新女婿喝酒,所以常常使新女婿喝得大醉而归。新娘则不同行,另由娘家择日去接,有钱人家还雇轿子接女儿回娘家省亲。
(七)新春正月迎“交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长汀人称为“交春”。每年交春的时间不一样,但大多是在新年正月期间。
长汀人极重视交春,有隆重的迎春仪式。在交春时刻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在自家的天井旁,或在院坪中,摆上了供桌及三牲供品以及柑桔、桔饼、柿饼、冰糖之类的水果和糖果,还要以茶代酒,摆上清茶三杯。在供桌前及大门的门楣上要贴上迎春的红纸条,红纸条上分别写上“春临福至”、“春色满园”、“春到财来”、“春福满堂”、“春满人间”、“春光明媚”、“春风徐来”等等与春字有关的四字句子。一般每户人家在供桌前贴上四至六条春字句红纸,在门楣上也贴上四至六条。
此时,人们都在等待交春时刻的到来。立春的时刻有早有晚,每年都不一样。立春时刻一到,家家户户点燃香烛,燃放鞭炮。霎时,长汀无论城乡,鞭炮齐鸣,处处香烟缭绕。人们喜大普奔,迎接春神来到人间!
文字:张鸿祥
编辑:戴其斌
图片:百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简介
张鸿祥,男,年生人,浙江省海宁市人,出生于福建长汀城关。厦门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任长汀县文化局局长,长汀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省市客家联谊会理事,长汀县汀州客家研究会副会长,省客家文化联谊会特约研究员,长汀县老促会老区精神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曾在多个报刋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编著书籍十多部,曾多次参加海内外国际客家研讨会,发表论文十余篇。
精彩推荐三洲“马屎烧砻糠”的故事三洲打沉船的传说小潭社公有灵性三洲“古进贤乡”的由来风流岭三洲古牌楼只闻其名不见其楼三洲古牌楼
只闻其名不见其楼(二)三洲地名的传说系列(一)三洲地名的传说系列(二)三洲地名的传说系列(三)张鸿祥
光华璀璨玻璃子灯邱明
月华星辉洒三洲之一
戴金敏献田作圩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