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龙岩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等八个方面目标,推进村庄在“绿化、绿韵、绿态、绿*”等方面实现从初级版、中级版到高级版的梯次提升,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贡献,不断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
山更好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水土流失治理案例
???
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
露湖村是长汀县河田境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行*村,曾经是光头山,贫穷与生态脆弱相伴而生。82岁的露湖村村民涂金火对家乡过去的景象印象尤其深刻:“出门看去山上光秃秃一片,没有一点绿色,满眼红土”。老涂说,那时候,三天不下雨便成了旱灾,下雨三小时则成了水灾。就这样,“头顶大日头、脚踩砂孤头,三餐番薯头”“河田是个‘好地方’,番薯头子淘粥汤,纸客瓦客四处走,有女莫嫁河田郎”成了当地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近几年,露湖村坚定不移贯彻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精准施策,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契机,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全面封禁保护植被,创新“等高草灌带”治理方法,大力推广“草、牧、沼、果(菜)”生态开发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升脱贫攻坚整体质量,让群众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增收致富。“火焰荒山”变“绿水青山”
建立健全了水土流失分户承包、联户承包、统一治理分户管护、集体承包治理、专业队管护等5种治理管护责任制,探索出“等高草灌带”治理方法,大力推广“草、牧、沼、果(菜)”生态开发治理模式。“包”字上了山,光山披绿装,村民自发开垦荒山种植千亩板栗园,建立中国石油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林,实现造林和林分改造余亩。同时落实“以电代燃”补助*策,守住一片青山,目前已实现全村户村民“以电代燃”的全覆盖,既方便了百姓,又守住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把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重引导激励性扶贫项目,发展生态种植模式,实现共同增收,多方共赢。年,露湖村整合各项扶贫资金,流转土地亩建成生态农业发展基地,引进长汀县晨露种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和长汀县青茂苗木专业合作社共同经营,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花远志、百香果种植和莲鱼种养等项目,同时精心打造电商体验中心,拓展增收渠道。共吸收本村贫困户18户参与发展产业,预计每户增收1万元以上。“单打独斗”变“共治共享”
围绕水土流失治理,在露湖村建立了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主要展示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生态灾害,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现已成为集示范推广、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和对外交流为一体的水土保持风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在科教园的水土保持宣教馆内,陈列了长汀县数十载治荒造树建林的宝贵资料,体现了长汀县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进程,也展现了长汀人民滴水穿石的水土流失治理精神。水土保持科教园鸟瞰图▲
百亩荷花塘▲
阳光透过绿叶,照着村民赖金养他们灿烂的笑容。“60年的水土治理,特别是近十几年,好不容易才换来这片绿色,*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更有信心了,一定能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为长汀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露湖村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让修复后的绿水青山开始释放出经济社会发展多重效应,直接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前露湖村通过百亩荷塘、百香果基地租金、种植林下经济*花远志等为村级集体增收约12万元,吸收贫困户23户,户均增收元,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结合。--end--01.|守护头顶一片蓝天!龙岩市多举措打好蓝天保卫战02.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将开展指标评分细则由生态环境部等制定03.VOCs百科
VOCs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哪些?长按下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