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福建长汀老红军回乡务农,替16位兄弟尽孝
TUhjnbcbe - 2021/8/24 14:56:00
程少为医术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N海都记者周德庆袁丽群文/图

编者按

“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描述了这场85年前史无前例的英雄史诗。

年的深秋,8万多中央红*,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天上每日敌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路上遇到数不尽的艰难险阻,但英勇的红*战士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近3万名福建子弟兵参加长征,大部分牺牲在途中,到达陕北时仅剩下余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长征出发85周年。海都记者再走长征路,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沿着福建子弟兵当年的征途,追寻英雄的故事,弘扬不怕艰难困苦的长征精神。

本报从今日起开辟“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栏目,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用革命精神启迪未来。

老红*回乡务农,替16位兄弟尽孝

在长汀、连城交界的松毛岭脚下,中复村(又名“钟屋村”)被称为“红*长征第一村”。村里有一座似龙头的客家廊桥,原名接龙桥,因是红*的征兵处,也是红*为百姓义务治病的地方,又被称为“红*桥”。这座红*桥见证了当年一幕幕“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当红*”等“十送红*”的感人场景。

中复村的观寿公祠

85年前的深秋,为保卫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上万红*在松毛岭与国民**激战七天七夜。9月30日,炮声正隆,硝烟弥漫,在村里的观寿公祠门前的草坪上,红九*团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大会结束后,红九*团跨过村里的红*桥开始转移,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当天,村民钟根基等17个同村发小,一同报名参加红*。当他们走过红*桥时,一起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就要替死去的兄弟尽孝!”这17位村民,多为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没有结婚。为了跟*走,他们毅然决定当红*。残酷的革命战争中,这群热血青年,不断有人牺牲,到年时,仅剩钟根基一人活着。

年,已是团级干部的钟根基坚持离开部队回乡。他拒绝了组织在县城安排的工作,毅然回乡务农,为的正是20年前的那个誓言!

钟根基回到村里后,不仅在物质上帮助当年16位兄弟的家庭,而且不管哪个兄弟的父母去世,他都去做孝子,帮忙入殓抬丧(扛棺材)。后来,不论是本村还是邻村,只要有老人过世,他都主动帮忙抬丧,直到耳聋背驼抬不动为止。

大约在年冬—年初,钟根基老人在长汀县烈属光荣院去世,他终身未娶,没有人知道老人确切的出生日期和年龄,只能大概推断老人是以九旬高龄去世的。离世前,老人留下最后一句话:“我死后,请让我把*功章全部带走,因为它们是我16个兄弟用命换来的,我要把这些*功章还给他们!”

中复村村委会原主任钟鸣,现在是村里的专职红色讲解员。他说,当年,村里报名参加红*的人近名,而最终留下姓名的只有位,这17位小伙子,多数人也都成了无名英雄。

宁化淮土镇,瞎子阿婆送三子参*

宁化淮土凤山村的“红*万岁”广场

“红*来了,穷苦人家有饭吃!”在宁化县淮土镇凤山村,百岁的李阿婆仍然记得红*的好!年10月,中央红*一部分别从宁化的淮土、曹坊一带踏上了漫漫征途。

85年后,当地年长的村民,依然记得红*离开时,将借去的门板、稻草等,原物归还给了村民。而一个个“送子参*、送夫参*”的故事,在红土地上传颂。

红*长征前,淮土和邻乡的禾口(现为“石壁”)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扩红比赛。当地有歌谣流传,“保卫苏区有责任,禾口淮土比参*,禾口扩红一千个,淮土一千多两人。”

福建宁化县革命纪念馆的解说员陈端告诉海都记者,当时,两乡的苏区百姓比赛加入红*,原定招收人名额已满,由于淮土的新婚夫妇苏芹英、张恩铜双双坚决要求报名参加红*,最终淮土以人的成绩胜出。

千米红*街,年10月,中央红*一部,从这里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在无数的送子参*的故事中,“瞎子阿婆送三子参*”最为动人。当年,在淮土的隘门村,有一位60多岁的阿婆,膝下有三儿,阿婆的丈夫因病早早过世,是阿婆含辛茹苦把三个儿子抚养成人。

红*来到宁化后,“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盼头。阿婆把老大、老二相继送去当红*。两个儿子先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从此,阿婆与老三相依为命。由于过度悲伤,阿婆把眼睛哭瞎了。

红*长征前,阿婆强忍住内心的不舍,把19岁的小儿子又送到了红*队伍。

遗憾的是,老三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宁化曹坊,红*长征出发的集结点之一

在宁化,像这样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原馆长张标发说,宁化是中央苏区县,是福建两个全红的苏区县之一,是红*的故乡,先后有多人参加革命,数千名宁化籍红*参加长征,但最终到达陕北的仅存58人。

统筹:郭郭编辑:小烁

您可能还想看这些

◆央视曝光!身上戴这种东西真的会致癌,赶快告诉身边朋友!

◆那天我看到爸爸在深夜偷偷哭泣:他是父亲,也是孩子

海峡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长汀老红军回乡务农,替16位兄弟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