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经历了万千苦难之后,我们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来之不易,凝聚着多少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
今天我们一起缅怀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
瞿秋白
时间拉回到年2月,春寒料峭,福建的天气依然阴冷!。在长汀县的一条山间小道上,正行走着五个人,三男二女,全部都是商人打扮。
他们看上去是商人,但谈吐和气质明显与众不同,人群边走边交流着什么,并时不时警惕地向四周张望。
在三名男子中,有一位身材消瘦、面目清秀、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人,他就是曾主持过中共中央领导工作的瞿秋白,彼时他的肺病比较严重,一边行走,一边时不时的咳嗽几声。
另外两名男子是何叔衡和邓子恢,两名女同志是项英的妻子张亮和时任中央妇女部长的周月林。
五人皆为*的重要领导干部,正在向香港和上海转移。对其行程,组织早就有安排,进入福建省长汀县后没多久,福建省委就派遣了余人的武装力量专门护送,队长个不高,长着一双精明的眼睛,贼溜溜的乱转,好像在时刻注意敌情。
2月24日上午,队伍来到长汀县灌田区水口镇小径村,由于一直在赶路,大家真的是又累又饿,加上天气又冷,实在是走不动了。
队长决定让大家在此体整一个上午,下午再赶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短暂的停留,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就在大家刚刚坐下,还没怎么休息,突然,村头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原来,长汀县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团得知此地有一小股红*在活动。便蜂蛹而来,包围了小径村。
护送队的队长看似精明,实则贪生怕死,枪声一响,他就脚底抹油跑得无影无踪了。这时,邓子恢同志挺身而出,指挥队伍与敌人周旋,激战一个多小时,仍然无法突围,敌人从四面八方慢慢围了上来。
在与敌人的这场遭遇战中,何叔衡同志光荣牺牲,年仅59岁。
瞿秋白
瞿秋白身患严重肺病,仍随队伍左冲右突,不断奔跑,但由于敌我力量实在悬殊,不能冲出敌人包围,此时他早已精疲力竭。
邓子恢见状,急忙赶过来,拉着瞿秋白就跑,由于肺病原因,他上气不接下气,实在无力跑动了。
瞿秋白对邓子恢说:“我已病成这个样了,实在跑不动了,子恢你就别管我,快点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邓子恢急忙说:“你走不动没关系,我来背你,我们一起走,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瞿秋白怕连累了自己的战友,坚持不让邓子恢背,他指着身旁的一堆灌木丛说:“子恢,你快点带着他们走吧,要不然,我们大家都跑不了,我藏在这里面,敌人是不会发现我的。”
这时,四面八方的枪声越来越紧急了,敌人的喊声都已经可以听得见了,无奈之下,邓子恢只好带着其他人突围,最终冲出了重围。
躲藏在灌木丛里的瞿秋白,不幸被敌人发现被捕,同时被俘的还有张亮、周月林两名女干部。
瞿秋白被捕后,敌人对他施以酷刑,非要让他说出*的机密,但瞿秋白咬紧牙关,忍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折磨,始终没有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为了迷惑敌人,他编造了一个假口供:自己名叫林琪祥,36岁,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在上海经营旧书店和古董生意,医院学了半年医学。年,被送往瑞金充当了医生。年1月,携款逃离瑞金,不想却被国民**队俘虏。
敌人对瞿秋白的口供并不相信,多次对他拷打逼迫,但瞿秋白至死也不改原供词,并在3月9日将所供内容笔录成文。
过了这么多天,敌人仍然得不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瞿秋白的真实身份,便真的以为瞿秋白就是个一般的医生,准备将其释放,但要瞿秋白写信到上海索取证明,或在当地寻找担保,以证明与共产*确无关系。
于是,瞿秋白便用“林琪祥”的化名,给上海的鲁迅去了封信,请他出面帮忙保释。
鲁迅和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筹集款项,准备寻找担保,抓紧进行营救。
就在鲁迅等友人积极奔走,准备营救的时候,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鲁迅与瞿秋白画像
4月10日,国民*反动派抓住了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的妻子,她供出了瞿秋白等人在福建长汀县被俘。
她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呢,原来福建省委在安排队伍护送瞿秋白等人时,她就已经知道了,后来又得知队伍中有三人被捕,一人牺牲。
当敌人知道抓捕的这些人中有“大鱼”时,便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审讯,手段也更加残酷,就在此时,曾在苏区教育人民委员会工作过的郑大鹏也被敌人抓捕,他很快就叛变了,并到监狱中指认瞿秋白。
这样,瞿秋白就再也无法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了,他坦然地面对国民*反动派:“我就是瞿秋白,我的口供算是一篇小说吧。”
瞿秋白身份暴露以后,他深知国民*反动派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为了认真总结自己即将结束的一生,他从关切*的事业、怀念同志的真挚感情出发,写下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多余的话》,全文两万余字,共七部分。
在文章开头,瞿秋白引用《诗经》中的两句名言作为引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在文中,他真实地写出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几次思想转折,诚恳地检讨了在革命斗争中的功与过,勇敢地揭露自已思想深处存在的矛盾,表示自己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希望同志们在斗争中更加勇猛。
在文章最后,他充满深情地写道:
“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以前更光明了。”
瞿秋白写完最后一句话,抬起头来,看了看铁窗外的绿树和蓝天白云,心灵深处发出一声轻轻的呼唤:永别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敌人的严刑拷打,再加上狱中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使本来就身患重病的瞿秋白身体越来越差,他在给鲁迅等友人的信中均有提到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积年肺病让他痛不欲生。
虽然如此,瞿秋白已做好思想准备,抱定必死的决心与国民*作最后的斗争。
瞿秋白填了一首《ト算子咏梅》来表达自己坚定的意志,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
花落知春寒,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瞿秋白
年4月25日,瞿秋白被押送至长汀县城,这里是国民*三十六师驻地。瞿秋白被关押在长河中学校内,长汀县过去曾是苏维埃地区,昔日欢歌笑语早已被肃杀恐怖的气氛取代。
长汀中学早已没有了天真烂漫的学生,成为三十六师的师部,看到这些的时候,瞿秋白不禁仰天长叹。
瞿秋白被捕,国民*上下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反动派认为,像瞿秋白这样的共产*大人物,如果能把他策反了,进而改变其信仰,为国民*所用,这样对于国民*的统治、对于破坏共产*的组织,将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国民*用尽种种办法,妄图使瞿秋白就范。
国民*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是蒋介石的亲信,他是*埔*校第一期毕业生,以前读过瞿秋白的文章,听过瞿秋白的演讲,很仰慕他的学问。
彼时正值国共两*分裂,宋希濂也成为蒋介石麾下积极开展“剿共*事”行动的一名得力干将。
宋希濂认为,像瞿秋白这样的人,动用酷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必须采用软化的办法,磨去其革命意志,这样才能拿下。
在宋希濂的“关照”下,瞿秋白得到了一般犯人绝对享受不到的待遇,他住进了一间砌有地板的房间,生活用品齐全,还能读书、写字、刻章,伙食也是按照师部工作人员的标准供给,有时还有几两酒。
宋希濂见了瞿秋白,总是十分客气,笑容可掬,并以“瞿先生”相称,好像是自己多年未见的老师与亲密的朋友一般。
有着长期对敌斗争经验的瞿秋白透过现象看到了幕后敌人的阴谋诡计,洞悉了敌人的歹*与阴谋。
他对敌人的优待无动于衷,摆出一副不卑不亢、亦刚亦柔的态度与敌人巧妙周旋。
既然允许他看书,瞿秋白便要来了唐诗宋词,品读鉴赏,沉浸于古代诗词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中。
既然允许他写字,瞿秋白便挥动如花的妙笔,写诗作文,以便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字资料和文学瑰宝。
既然允许他刻章,瞿秋白就以此自娱自乐,修身养性。有时他也为看守的官兵刻图章,改善与他们关系的同时,趁机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
身陷囹圄的瞿秋白,生活却是如此丰富、如此充实,处处展现着一名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宋希濂
宋希濂这只老狐狸,他怎么可能让瞿秋白一直这么舒服下去呢。
一方面,在生活上对瞿秋白进行软化,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提审瞿秋白。
有时侯邀请瞿秋白赴宴,企图在酒席上探密;有时侯把瞿秋白找去谈心,企图劝降;有时侯则大堂审讯,企图逼瞿秋白开ロ。
宋希濂黔驴技穷后仍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们又使出一招,让瞿秋白写一份供词,越长越好。
他们认为,写在纸上的长文,必有疏漏之处,或许可以从中搞到一些机密。
瞿秋白一眼看穿敌人的险恶用心,但他也欣然答应了,他要充分利用国民*给他的这个机会,用笔墨作武器,与敌人进行斗争。
瞿秋白通过认真的思考,在狱中写出了一篇多字的“供词”,以很大的篇幅,全面、热情地宣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愤怒的驳斥了国民*对苏区的攻击和污蔑。
瞿秋白的“供词”朴实无华,言真意切,将苏区真实情况娓娓道来,如利剑般刺中国民*的痛处。
宋希濂组织专家将“供词”前后研究许多遍,并没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在一身正气的瞿秋白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与失败。于是,宋希濂电告国民*最高当局,说无法动摇瞿秋白之心,请中央做最后定夺。
瞿秋白
国民*蒋介石、陈立夫等人对瞿秋白早就恨之入骨,见他不投降,便决定将其杀害,以绝后患,但他们仍不放弃幻想,决定最后再试图说服一次。
于是,陈立夫安排国民*特务骨干分子王杰夫以“中央组织部特派福建*务视察委员”的身份来到福建长汀县劝降瞿秋白。
临行前,陈立夫对王杰夫说:“如果能够劝降瞿秋白,那我们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你将为*国立一大功。”
王杰夫受宠若惊,信誓旦旦地向陈立夫保证:“放心吧,我们有办法,比他还顽固的人我们都劝降成功了,等我们的好消息吧。”王杰夫带着一帮“策反专家”风尘仆仆地赶到福建长汀县。
在一间布置十分考究的房子里,王杰夫与瞿秋白会面了。
“瞿先生,我们十分尊敬你,今天与你见面,就是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你的问题。”王杰夫装作很斯文的样子,细声细语地说道。
瞿秋白很有礼貌地回答:“谢谢你的好意,我的问题不需要考虑。”
王杰夫不断地摇头说:“不,不,对于你的问题,你没有兴趣考虑没关系,但你的朋友,你的亲戚和家属,倒是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你可不能让他们失望。”
王杰夫打出的这一张是感情牌,也是特务们惯用的技俩。
瞿秋白笑了笑说:“我自已的问题,从来都是自己考虑,特别是*治问题,你也不用拿亲戚朋友来打击我,没用的。”
王杰夫着实碰了一个软钉子,但他又十分不甘心,又提出另一个问题:“瞿先生,我们从南京来到长汀,就是因为你是一个非凡的人才,特别是你的中文和俄文,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如果你选择活下去,可以做更多的翻译工作,比如翻译一些托洛茨基最近有关批判联共的著作……”
没等王杰夫说完,瞿秋白就果断地打断了他的话:“我对俄文固然懂得一些,译一些高尔基等人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还可以胜任。如果译托洛茨基反对联共的著作,我可就狗屁不通了。”
瞿秋白画像
王杰夫听后着实恼火,但仍旧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假惺惺地关心道:“朋友、亲属关心你,中央挽救你,同时也是爱惜你的才华,才派我们远道而来,同你谈了这么久,而你却无动于衷。”这些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王杰夫倒显得有些委屈,但瞿秋白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瞿秋白依旧很有礼貌地、平静地说:“王先生,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且问你们,这种关心对我来说与陷害有什么区别?我知道,你更加明白,没有附加条件,是不会让我继续生存下去的。而这个条件就是要我丧失人性、丧失信仰而生存。说白了,就是背叛*、背叛主义、背叛人民,我相信凡是真正关心我的人,特别是我的妻子杨之华,是绝不会同意我这么做的,只会给他们带来耻辱和痛苦。”
瞿秋白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坦荡的胸怀,让王杰夫等一伙国民*特务面面相觑,无可奈何。是啊,不就是让瞿秋白投降、叛变吗?还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再谈下去也是自找无趣,王杰夫只好草草结束这次谈话。
从那以后,王杰夫又多次找瞿秋白谈话,但瞿秋白对革命一片丹心可昭日月,坚决不向敌人屈服,嬉笑怒骂,令敌人闻之丧胆。王杰夫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准备回南京复命。
在离开长汀县之前,王杰夫仍然不死心,自己可是在陈立夫面前拍过胸脯的,就这样回去,也太没有面子了吧。
于是,他又去见了瞿秋白,带着威胁的口吻说:“瞿先生,我们明天就要离开长汀返回南京,这一走的后果你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希望在我们走之前,请最后表明你真正的态度。”
瞿秋白坚定地说道:“劳你们远道而来,几天费尽心机和口舌,对不住了。但我的态度已说得一清二楚,绝不做任何的更改。”
王杰夫使出最后一招,企图说动瞿秋白效法叛徒顾顺章,他说:“你如果决心生存下去,不一定叫你做公开的反共工作。瞿先生,你学识渊博,实不忍心。现在国家正用人之际,所以我们才十分爱惜你的生命。你看看人家顾顺章转变态度后,南京*府对他多么优待。”
瞿秋白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说:
“我不是顾顺章,我是瞿秋白。你认为他这样做是识时务,我可不愿做出卖灵*的识时务者,我情愿做个不识时务的笨拙人。”
掷地有声的几句话,慷慨中带着鄙视,让敌人无言以对,王杰夫狼狈而去,轰轰烈烈的劝降彻底宣告失败。
瞿秋白像
国民*当局认为既然不能劝降瞿秋白,只有杀害他以除后患。
年6月17日中年,宋希濂接到蒋介石处决瞿秋白的密电,随即派师参谋长向贤矩通知瞿秋白。
向贤矩来到狱中,看到瞿秋白正专心致志伏案写字,便向他说:“瞿秋白,你多次说被捕后就没有打算活下去,现在可以成全你了。遵照委员长的命令,明天上午执行枪决,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是的,瞿秋白从被捕的那天起,就抱定了必死之决心。听到向贤矩通知后,他面不改色,连头也没抬一下,继续写字,边写边说道:
“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这样做才符合蒋介石的为人,我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话早已说完了。”
向贤矩自知无趣,只好默默地退出房门。
晚上,瞿秋白睡得十分安稳,像是放下了千斤重担一样轻松。
这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死神面前竟然如此从容、如此坦然,就连看守他的国民**警也无比动容。
年的6月18日,这天早晨瞿秋白很早就醒了,换上新洗过的黑褂、白裤和黑袜、黑鞋,漱洗完毕后,泡上一杯浓茶,点上一支香烟坐在窗前,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唐诗。
此时他刚好翻到韦应物写的《寄府县僚友》一诗,颇有感慨。特别是读到这句时,更加拨动了他的心弦: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山中。”
瞿秋白为了*的事业可以抛弃切,但他又留恋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了表达此时此刻的自己心情,他将韦应物的诗句与其他几位唐朝诗人的诗句拼成了一首诗:
タ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侷万缘空。
作者分别是:韦应物、郎士元、杜甫、郎士元。
刚放下笔,三十六师*法处处长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监狱,瞿秋白知道最后的时刻来到了,便又拿起笔,匆匆地写下了几行字:
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今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道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秋白绝笔。
写完后,瞿秋白掷笔于地,昂首凛然走出房门。在*警的押送下,瞿秋白来到长汀县中山公园,按照宋希濂的安排,需先在此照个相,瞿秋白非常坦然地整理了一下衣履,双手背向后边,巍然挺立,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英雄气概。
瞿秋白就义前照片
整个公园突然寂静下来,连鸟雀也停止了叽喳的叫声,拍完照,凉亭内已安排好了酒菜,瞿秋白旁若无人地走进凉亭,端坐上方,拿过酒杯,一饮而尽,尽显英雄本色,他自言自语道:
“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也!”
说罢,瞿秋白哈哈大笑起来,他自斟自饮,谈笑风生,毫无惧色。
之后,瞿秋漫步出中山公园,走向长汀西门外罗汉岭的刑场。
他步伐坚定,内心坦然,边走边用纯熟的俄语唱起了《国际歌》和《红*歌》。
刑场到了,这是一块绿茵如毯的草坪,瞿秋白走到草坪中间,盘膝而坐,抬起头对刽子手点点头说:“此地很好,开枪吧!”
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声,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同志牺牲了,他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年仅36岁。
长天落泪,大地呜咽,共同哀悼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