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长征第一村里的红色守望福州新闻网
TUhjnbcbe - 2023/5/23 22:06:00

长汀南山镇中复村村民钟开衍家的厅堂上,贴着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早已褪色泛*。但关于父亲钟奋然和母亲赖二妹的故事,年过八旬的钟开衍却记忆清晰。

中复村,原名钟屋村,被称为“红*长征第一村”。年9月,红九*团跨过村里的红*桥开始转移,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当年,村里近人报名参加红*,钟奋然便是其中之一。

“风吹竹叶响叮当,自动报名上前方。松毛岭上杀敌去,杀得敌人一扫光。鸡啼三遍就天光,起床做饭送亲郎。亲郎离家参*去,保卫苏区最荣光……”身体抱恙的钟开衍,断断续续地哼起这首传唱至今的山歌。

钟奋然出生在中复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时,红色风暴席卷了长汀大地。年幼丧父的钟奋然跟着担任红屋乡苏维埃主席的哥哥钟万年闹革命,参加赤卫队模范营,站岗、放哨、送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知红*要“扩红”,钟万年对弟弟说:“大家都报名了,你也要去参加红*。”随后,钟奋然和家族里的其他3个男人全部报名参加了红*。

“当时,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父亲参加红*而自豪,一方面又为他的安危担心。”钟开衍说,新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父亲送到了红*队伍。

临行前,丈夫轻抚着赖二妹的脸颊,安慰她说:“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她也安慰着丈夫:“你放心地走吧,我会等你回来。”

“郎当红*莫念家,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打倒反动再回来……”这是一首传唱于长汀一带的山歌。然而,前去参*的儿郎们,十之八九没能“再回来”。

钟开衍说,在父亲随红*出征后,母亲除了上山砍柴、打短工含辛茹苦养育自己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自家大门的门槛上,一边哼着送行时唱过的山歌,一边眺望村口,默默祈祷,保佑父亲平安归来……

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钟奋然依然杳无音讯……

等到全国解放,赖二妹仍然没有收到丈夫的讯息。当年参加红*的同村村民回来告诉她:“钟奋然已经回不来了,你不要再等了。”可赖二妹不愿意相信,仍然每天守望着。

钟开衍回忆说,每天起床,母亲都要先在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每当有人来看望母亲时,她总会问“我家然哥有什么消息”。这一等就是近30年,老人每日坐在门槛上望啊望啊,木门槛上磨出了一个深深的豁口。

年,赖二妹最终等来了丈夫战死沙场的噩耗。自从丈夫当红*后,赖二妹每年为丈夫做一双鞋子和一套新衣,把针线织成了深深的思念,到年,她不知不觉已经做了近30双鞋子。

赖二妹在家对面50米处的小坡上,为丈夫修了一座衣冠冢,里面放着她每年为丈夫做的鞋子和衣服。“直到年冬去世前,母亲每天都会在自家的门槛上坐一会,遥望着父亲的衣冠冢喃喃自语,陪他说说话。”

去世前,赖二妹嘱咐子孙:“你们是烈士的后代,要好好做人,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在赖二妹的言传身教下,钟开衍和妻子谢香孜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家乡建设。“我和妻子都是有着60多年*龄的老*员,又是烈士的后代,对*的感情特别深。只要我们身体还允许,我们就要为身边年轻人和游客讲好红色故事。”

(记者戴敏)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征第一村里的红色守望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