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治建设是*的根本性建设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治建设是*的根本性建设”的重大论断,要求“以*的*治建设为统领”,“把*的*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了新时代加强*的*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十九届中央*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加强*的*治建设主题发表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强调,“以*的*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重要论述,连同*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的*治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的*治建设、怎样加强*的*治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理论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是新征程上以*的*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旗帜鲜明讲*治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
任何**都有*治属性,都有自己的*治使命、*治目标、*治追求。*治属性是**的第一属性,体现着**的本质区别,决定着**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从不讳言自己的*治属性和*治使命。中国共产*作为马克思主义**,必须旗帜鲜明讲*治。中国共产*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凝结在伟大建*精神之中。*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治。
旗帜鲜明讲*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治,是我们*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杀菌*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正是因为旗帜鲜明讲*治,我们*才始终保持*治上的先进性。“如果马克思主义***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的*治建设作为*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
福建省长汀县作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当地纪委监委紧盯水土流失治理主体责任落实等环节,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图为年8月1日,长汀县三洲镇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了解产业帮扶*策落实情况。 福建省纪委监委供图丘文斌/摄
注重从*治上建设*是我们*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我们*历来注重从*治上建设*。毛泽东同志作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治”和“没有正确的*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治”;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必须“讲学习,讲*治,讲正气”;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讲的*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讲*治,必然要求注重从*治上建设*,这一要求始终贯穿于*的建设伟大实践中。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把讲*治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指出“*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到要求“增强*治意识,善于从*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治大局,不断提高*治判断力、*治领悟力、*治执行力”;从提出“必须把*的思想*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治生态”,到强调“*的*治建设是*的根本性建设,要把*的*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的*治建设为统领”,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旗帜鲜明讲*治、坚持不懈推进*的*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指引我们*从*治上考量全局、引领发展、凝聚力量,开辟了治国理*和管*治*的新境界。
回顾*百年奋斗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建*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我们*始终旗帜鲜明讲*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治、保证*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的生命,也是我们*能成为百年大*、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经验给人启示,历史昭示未来。我们要从*的*治建设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把*的*治建设摆在首位。福建省具有*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独特优势,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总结宝贵经验,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推进*的*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的*治建设作为*的根本性建设,是对*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经验的科学总结。“全面从严治*首先要从*治上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抓管*治*的重大观点。*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向纵深推进,*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治上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特征呈现得越来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治问题相关联,原因都是*的*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没有抓好。一些干部出问题,首先是*治上出问题,而干部在*治上出问题,对*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只有从*治上认识问题才能找到病根,否则,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治问题要从*治上来解决。”*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的*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以巨大*治勇气、鲜明*治导向推进全面从严治*,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心*心民心,扭转了一些领域*的领导弱化、*的建设缺失、管*治*不力状况,消除了*内严重*治隐患,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决不能回避*治问题,“只有从*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把*的*治建设作为*的根本性建设,不仅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具有现实针对性,更是*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实践依据。
*的*治建设在新时代*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统领和首位,决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的*治建设是*的建设的“根基”和“灵*”,为*的其他建设指明*治方向、明确*治目标、确定*治路线、提出*治要求。能否搞好*的*治建设,直接关系到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问题,决定着我们*的性质和执*地位,关系到*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的建设总要求,确立了全面推进*的*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时代*的建设总体布局。其中,*的*治建设首次明确纳入*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处于统领地位,*的其他建设的着眼点和最终落脚点都必须在*治建设上,都要体现和反映*的*治建设的要求。这一总体布局,标定了*的*治建设在新时代*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抓住了全面从严治*的根本性问题,是对*的建设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建经验的高度总结。
*的*治建设对*的其他建设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的*治建设抓好了,*治方向把准、*治领导有力、*治立场站稳,*的建设才能立好标、铸牢*、扎住根;如果没有*治建设这个“指南针”,*的各项建设就容易迷失方向、效果不彰。因此,必须凸显*的*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充分发挥*的*治建设对*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把*治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自始至终贯穿于*的各项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领带动*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二、加强*的*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的*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没有休止符。经过不懈奋斗,我们*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罕见之大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加速向纵深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越来越多。同时,*内存在的*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腐败这个*执*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全面从严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作为一个拥有多万名*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全国人民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主心骨,必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永远在路上的*治自觉,以*的*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加强*的*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治任务,必须把握重点、科学推进。着力点是把准*治方向,坚持*的*治领导,夯实*治根基,涵养*治生态,防范*治风险,永葆*治本色,提高*治能力;首要任务是保证全*服从中央,坚持*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关键是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员干部的*治判断力、*治领悟力、*治执行力;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治生态;基本方法是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针对突出问题强弱项、补短板;基础保障是加强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着力发现和纠正*治偏差。这些方面是一个有机体系,必须融会贯通、一体贯彻。
纪检监察机关是*治机关,必须带头加强*的*治建设。深刻领悟“全面从严治*首先要从*治上看”的战略考量,牢牢把握旗帜鲜明讲*治的根本要求,聚焦“两个维护”,提升*治能力,强化*治监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的核心、全*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自觉坚持严的主基调,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强化刮骨疗*、正本清源、凝心聚力的*治功能,确保*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对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而言,首要*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的“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重要要求,以*的*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治生态,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求是》/16
作者:李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