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是客家文化的摇篮和传播中心。在客家的发展史上,客家民系形成于汀州所在的闽粤赣交界地区,许多客家传统文化也孕育于汀州,在汀州形成并向周边传播。汀州作为三省边界数十个县的大市场,经济活动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各地商人将他们的文化带到汀州,在汀州进行交流,同时又利用汀州都市的平台,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使汀州成为客家文化的策源中心。
汀州客家话(即长汀城关的方言),是客家话的早期代表,在闽西客家话中产生重大影响。汀州客家话的特点是送气音比较多,连续变调的现象多,无卷舌音,无撮口呼,无前鼻音韵尾,保留了古代舌头音和古代的词汇。汀州的居民大多源自中原,以现在汀州的姓氏大多在25世至30世之间计算,距今约—年左右,那时正是宋代客家民系形成的时期,也是汀州客家话基本定型的时期。
在汀州客家话中保留的许多古词汇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但是在汀州客家话中却还在广泛使用,成为研究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如抱孩子的“抱”,汀州客话为“揽”,“吵口”为“斗舌”,鸟窝的“窝”是薮,合适为登对,“可以”是“作得”,“黑”为“乌”,“脸”是“面”,称“小为“细”,婆婆”为“家娘”,“公公”称做“家官”等。汀州客家话北可与宁化、清流通话,南可与上杭、武平、永定、广东梅州相通,西可与江西瑞金通话。汀州作为州府所在,对闽西八县客家话都产生重大影响。现在许多方言学家在研究福建客家方言时,都是以汀州客家话作为福建省客家话的代表。
定光古佛信仰是汀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神信仰之一,它起源于汀州武平南安岩,却传播于闽粤赣地区以及台湾和东南亚。定光信仰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了汀州这一中心城市的平台,汀州府城是定光信仰的肇源中心。定光在武平南安岩得道后,被汀州郡守延请到汀州城,并在府衙后建庵给定光居住。定光在汀州惩治恶蛟、兴修水利、广施福音,被汀州百姓尊为保护神。定光在武平圆寂后,由于寺庙被火焚,汀州百姓又将定光遗物、佛牙舍利迎奉到汀州,并建庙供奉。年,汀州供奉定光舍利的寺庙,被钦赐“定光院”。汀州定光院便成为闽西第一座定光院,也是全球定光院的祖庙。此时正是汀江船运蓬勃发展之时,闽粤赣边三省客家商人云集汀州,这些商人入乡随俗,加入了定光信仰的队伍。
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定光庙会时,各地商人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是汀州定光信仰会期,庙会的中心地带便是汀州著名的古商业街水东街。定光神像游街时,水东街的商户、公司、行号纷纷焚香燃烛、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各商户还纷纷出资请戏班子演戏,摆菩萨酒宴请宾朋。商人们的参与使得定光庙会隆重而热闹。正月初六,是定光的坐化之日,据《临汀志》记载:每年这一天早晨,汀州定光院四方敬信辐辏,名香宝炬,幡盖庄严,难以计数,虽隘巷亦成关市,可见人心之皈向云。汀江航运造就了汀州大市场,大市场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定光信仰的传播,如今定光信仰已传遍至闽粤赣、台湾等许多地方,成为客家人的保护神。
汀江经济的发展,使古汀州成为福建省六大贸易中心之一。闽粤赣边三省边界的客家商人,除了在汀州经商之外,还纷纷在汀州建会馆,成为他们联络乡谊,沟通信息的场所。这些会馆除了从事经济活动之外,客家文化的交流活动也频繁举行,且呈现出形式多样、花样层出的特色。这些会馆大多建有戏台,每逢节庆或者庙会,会馆就请戏班子唱戏。戏班子都是从他们家乡请来。江西会馆和吉安会馆请江西採茶戏班子来演戏,每逢江西人的保护神许真君诞辰日,江西会馆一连唱40天的大戏,从农历七月二十至八月底。戏资都是由汀州经商的江西商人赞助。
湖南会馆请湖南祁戏班子,广东会馆请广东汉剧(当时称外江戏),永定、上杭、连城则大多请家乡木偶戏团。会馆演戏也是汀州百姓盛大的文化节,会馆里每天人山人海。这些文化交流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丰富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比如现在风靡闽西的汉剧,在长汀十分流行的江西採茶戏,都是当年传播到长汀。闽西木偶受汉剧影响,将原来唱高腔而改为唱汉剧。在闽西遍及城乡的鼓首班,也深受汉剧的影响,鼓首班讲究三段式演奏,即一吹、二打、三唱。其中“唱”就是指唱汉剧的片断。每一个会馆都有祭祀活动,祭祀文化也得到充分交流,比如祭祀鼓乐的演奏、祭祀的礼仪都得到广泛传播。
汀州客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汀州八县民间传统艺术的策源中心。在汀州广泛流传的舞龙灯、船灯、花灯、抬阁、马灯、踩高跷、打花鼓、十番锣鼓、民乐演奏等民俗活动都出现在汀州的庙会、节庆以及婚丧嫁娶等场合,对周边县乡产生很大的影响。客家山歌是汀州客家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世世代代居住在闽西万山之中的汀州客家人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真可谓汀州山多歌也多。
在汀州处处有山歌,人人唱山歌,遍及城乡的客家山歌,使汀州享有“山歌之乡”的美称,汀州客家山歌在福建省历来享有极高的声誉。汀州客家山歌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因汀州是闽粤赣边的贸易中心,广东、江西的商人和挑夫、手工艺人经常往来汀州与粤赣之间,所以对江西、广东的客家山歌也产生了影响。现在十分流行的“月光光秀才郎”“放牛歌”、“长工歌”等等都是典型的相互借鉴融合后的产物。
汀州还是妈祖信仰的策源地。宋绍定年间汀州至广东潮州水路运盐船运开通后,潮州“三圣妃”信仰就传到了汀州。三圣妃其中的“昭惠协济灵顺惠助妃”,就是宋代妈祖的封号。据《临汀志》记载,宋代汀州城内就有了“三圣妃宫”,这是闽西最早祭祀妈祖的寺庙。明代汀州创建天妃宫,后改天后宫,这也是闽西最早的天后宫。现在闽西境内汀江流域有天后宫50余座,汀州成为闽西妈祖信仰的策源地。